上海機槍陣地
眾所周知,戰爭的勝負取決於一系列戰役的勝負,而戰役的勝負則取決於雙方參戰部隊總戰鬥實力的強弱高下,所以一場戰役的勝負結局實際在戰役的策劃階段就已經被決定,而一場重要的戰役又往往對整個戰爭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可以說一場關鍵的戰役將能扭轉整個戰局,在兩國交戰時,關鍵性的戰役對總體實力較弱的一方至關重要,如果戰役效果不理想,則整個戰局將無法挽回的迅速失敗,所以弱者對抗強者必需尋找製造一個關鍵性的戰役,並取得理想的效果,這是唯一的挽救必然迅速滅亡局勢的機會,而淞滬會戰的策劃與實施就是抗戰時國軍策劃的一場完美的關鍵性戰役,這場性命攸關的關鍵性戰役,最終完全達到了戰役預期目標,使中國擺脫了迅速失敗的命運,並使日軍在戰略上不知不覺中走向了畸途末路,可以說是奠定了二戰結局的最關鍵戰役,如果淞滬會戰沒有爆發,則二戰結局將大不一樣。
1930年代,日本經過長期的發展訓練,練出了一支實力非常強大的武裝力量,在整個東亞地區無可匹敵,而日本國內的經濟也處於高速發展之中,為了奪取更大的資源與市場,進一步壯大自身實力,並鞏固新獲取的滿洲基地安全,日本的陸軍把目光投向了毛子國遠東地區,陸軍指出這就是下一步要入侵的目標,要對毛子國開戰。而海軍則對南洋垂涎三尺,指出這有帝國最需要的石油,橡膠,稀有金屬資源,日本帝國下一步的目標應該是這裡,以後在合適的時機要對英美開戰。隨著日本國力與軍力的增強,以及日德同盟的逐漸形成,海軍與陸軍都摩拳擦掌殺氣騰騰,準備尋找機會大幹一場,但海軍與陸軍在南進與北進的爭論上卻一直爭論不出結果,無法形成統一認識,所以日軍遲遲無法有所行動,要不然早就打起來了。
在日本海陸軍就南進與北進爭論不休時,狡猾的毛子與英美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中國,由於德國在歐洲的復興與發動戰爭的風險日益臨近,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招惹日本動手,造成自己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所以都希望日本去進攻中國,拿中國當誘餌,把日軍的軍力拖進去,而中國滅亡後,日本在中國的打理將會分散日本的注意力,日本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這一勝利果實,這樣毛子與英美就可以專心料理德國,不必擔心自己兩線作戰的被動了。因此毛子與英國的間諜部門下了大力氣,頻頻製造事端挑唆日軍攻擊中國,而德國則希望日本不要打中國,留著力量配合自己的作戰。而對中國進行作戰,在當時的日本海陸軍的眼裡,實際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吸引力,甚至沒有拿到桌面上討論過。
在日軍眼裡擊敗中國只是舉手之勞,高級官員認為,中國對日本利益無絲毫威脅,犯不著去考慮中國的存在。但日軍一些陸軍中下級軍官就不這麼想了,在那些中下級軍官眼裡,中國就是塊張嘴就能吃掉的肉,雖然沒石油,沒橡膠,但也有煤炭,有糧食,有市場。這麼塊不花代價就可以吃到的肉,幹嘛不先啃上一口???在日本高層南進北進爭論不休的時候,陸軍的一些中下級軍官可等的不耐煩了,急於建功立業的他們早就盯上了中國,已經做了不少準備,既然南進北進無法確定,那他們就決定先啃上中國這塊肥肉一口再說,於是就爆發了77事變,事變發生後,海軍與陸軍高層實際都不支持,認為擴大衝突把軍力投入中國,對於南進或北進沒有好處,所以事變爆發後,很快就有了逐漸平息的事態,但這時毛子的情報機關發生了作用,共鏟國際人員策劃了通州事變,這樣日本全國震驚,群情激動,一致要求討伐中國,嚴懲暴支。
通州事變一爆發,陸軍的高層就沉不住氣了,決定對中國進行武力討伐,為了不妨礙日軍日後的南進或北進作戰,日軍精心制定了一個有限度討伐作戰計畫。而日本的天皇則認為,反正南進北進未決,閑著也是閑著,如果不需要投入多大力量就能吃到一塊肥肉,那何樂而不為,於是就找了陸軍將領詢問,打中國會有多大消耗,要投入多大力量,要多長時間,能撈到什麼好處???陸軍元帥一聽,胸脯一拍說道:打敗中國3個月就夠了,用不了幾個師團,消耗不了什麼戰費,至於好處嘛,起碼是華北5個省的一部分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日本可以從這獲取到大量的糧食與煤炭供應。總之,不但不拖南進北進後腿,還能有助於日後的南進北進,壯大日本帝國的國力。天皇聞之大喜,自然是立即下詔:進擊華北,嚴懲暴支。於是大約3-4個師團兵力的日軍就趾高氣昂的開進華北了。
那個時候全日本都沒把打中國這事當回事,不過一個小小的討伐戰而已,日本就是計畫打下華北,讓中國承認日本在華北有特殊利益。至於軍力強弱對比,那日軍的單位戰力幾十倍於國軍,根本就不用考慮國軍能夠有效抵抗,總之把華北搞下來,中國拿他們根本沒辦法,搞下華北以後就逼中國簽字承認日本在華北的特權。如果敢說半個不字,日軍一股做氣拿下武漢,截斷中國沿海經濟基地與內陸資源基地的聯繫,則中國經濟命脈被切斷,將導致沿海經濟區癱瘓,政府稅收銳減,國家財政無法維續,只能被迫讓步。至於中國用武力收復武漢重新打通經濟命脈,那是笑話,想都不用去想。所以解決中國實際就是幾個師團幾個月的事,快的話,1個月就能達到目的班師凱旋。
日本的這一戰爭打算,實際也出乎希望看到日軍吞噬中國的英美與毛子預料,早知是這樣,毛子也未必會去下心思挑唆日本攻打中國,因為日本根本不準備全面攻打佔領中國,自然不會有大量的兵力物力投入,也打不了幾天時間,攻打中國不但拖不了日軍北進或南進的腿,相反還能讓日本發筆不小的財,反壯大日本以後南進或北進的實力。
而日軍3個師團開進華北以後,那作戰比原先策劃的都順利,日軍進攻保定,地上是前面坦克開路,中間步兵跟進,後面大炮炮擊壓陣,天上成群飛機轟炸。國軍雖然集結了40萬大軍在保定,但在保定集結的部隊,大部分是軍閥部隊,根本就沒幾個人見過坦克,也沒遇到過遠程大炮轟擊,更沒見識過飛機轟炸。在一馬平川的華北大平原上,還沒看見日本兵長啥樣,就被日軍的炮擊與轟炸打垮了打散了,少數幾個膽大點的,躲過了炮擊與轟炸,堅守戰壕不退,一定要看看日軍長啥樣,結果2條腿的日本兵沒看見,先看見一群能跑的鐵怪物,槍彈打上去沒有用,鐵怪物嘴一噴吐了發炮彈過來,接著又噴過來一排排子彈頭,頓時陣地上就亂成了一團,士兵們死的死跑的跑都散了,40萬大軍絕大多數就是這樣,連日軍長啥樣都不知道,就被打垮了,日軍步兵乾脆是坐在汽車上一路說笑進的保定。
不要說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軍閥部隊,就是中央軍52軍上去以後,正好遇到日軍2個師團,打了2天就只能撤退了,實力太懸殊了,地面火力差了十幾倍,日軍又有絕對制空權,日軍的士兵無論戰術訓練水平,還是對手中武器的掌握程度,都遠超國軍,所以打了2天傷亡了5000多人,而對面日軍竟就只傷亡了100多個,再不撤那鐵定全軍覆沒了。日軍打下保定以後,洋洋得意的在保定玩了幾天,發電給中國國民政府,沒的玩了,趕快答應條件,大爺這就撤軍了,再打下去那是無意義的。
實際上早在77事變以前,中國國民政府早就自己做過日中總體戰力比較,計算日本與中國一旦爆發戰爭,中國能頂多長時間,為了保險還秘密請英國,德國,美國的軍事人員計算核對過,結果除德國人算出了國軍大概能支持6個月外,其他結果大同小異,都是中國2-3個月就失去有組織的抵抗能力,日軍在3個月內就能徹底瓦解掉國軍主力,國軍主力覆滅後,如果國民政府還不投降,那日軍將能夠迅速佔領中國華北,華南,華中地區,國民政府只能流亡國外或青海地區,也就是說一旦開戰,中國迅速滅亡無法避免。不過國民政府的決戰測算,可不是按日軍投入3-4師團討伐華北的作戰模式來計算的,而是按日軍一下就投入15個師團大舉南下,滅亡中國來計算的。
而日中戰爭正式打響以後,日軍搞的是有限討伐,雖說有限討伐並不會使中國遭到滅頂之災,但是有限討伐更難應付,因為日軍戰線短,可就近依托滿洲基地作戰,此外華北平原交通方便,一馬平川,鐵路公路較多,便於日軍機動與補給。相反,國軍的工業基地在江南,如果在華北作戰,國軍戰線長,江南道路惡劣,向華北輸送給養效率不高,而且到了華北平原,國軍機械化程度極低,火炮數量極少,一馬平川地形,只有利於日軍進行機動與發揚火力,那國軍還有屁指望能夠有效作戰。
依照當時的實情進行計算,國軍1個師即使標準師也只有9000人,各種槍械3800多支,國軍正規軍的戰鬥力是按33制編組計算,1個師3個步兵團,1個炮兵營,3個步兵團共9個步兵營,27個步兵連,81個排,243個班,2673個步兵,1個炮營為75mm山炮12門,這2700步兵與12門山炮實際就是國軍1個師的主體戰鬥力。按步兵與炮兵分開計算戰力,各以為100為基準數,1個師的戰力指標為步兵戰力100,炮兵戰力100。而日軍為4單位師團,總兵力22000人,步兵為2個旅團,合計4個聯隊,16個大隊,64個中隊,256個小隊,1024個分隊,步兵數量高達11264名,僅依靠數量就達421戰力基數!!!炮兵方面日軍為1個炮兵聯隊,48門150~75mm榴彈炮或野山炮,僅依靠數量就達400戰力基數。此外日軍師團的輜重,工兵單位均為聯隊,而國軍的正規師均為營,而且同樣差距很大,而且日軍的輜重工兵單位是機械化單位,而國軍的輜重工兵單位則是徒步單位,即使遠距離行動也全靠徒步,數量相差2倍,效率相差16倍,包括通訊在內,國軍1個師與日軍1個師團比較,後勤支援能力差距高達1比16!!!如國軍能力以100為基準數,則日軍高達1600!!!此外日軍的師團還有騎兵單位,這騎兵聯隊實際是快速裝甲偵察搜索部隊,以24輛坦克或裝甲車為基礎,另有乘馬騎兵或乘車步兵2個中隊,而國軍的師無這樣的單位。當時按照國軍計算標準,1門炮具有100個步兵的威力,1輛坦克也具備100個步兵的威力,1個騎兵具備2個步兵戰力計算,則國軍1個師總戰力為145。而日軍1個師團總戰力則為640,相差7倍,而這僅數量差距。
而武器性能方面,國軍的步槍準確射程為200米,日軍步槍準確射程400米,國軍狙擊手除了極少數擁有專業狙擊槍可以準確射擊600米距離目標外,其他狙擊手都是用普通步槍,只能準確射擊200~250米距離目標,而日軍普通射手就能準確射擊300米距離上的目標,此外日軍在擲彈筒與輕機槍的密度上超過國軍1倍,還有國軍所不具備的其他火力,武器效能方面實際相差4倍,同樣素質的士兵進行接近交戰使用國軍武器接戰與使用日軍武器接戰,保守估計損失比為4比1。也就是說1個日軍具備4個國軍的殺傷力。此外日軍步兵普遍受過4年軍事訓練,至於炮兵與其他技術兵種更不用說,日軍的戰術戰技與武器掌握程度遠超過國軍,按最保守估計,1個日軍至少相當1.5個國軍,所以綜合考慮最保守估計日軍1個士兵至少具備6個國軍的殺傷力。這樣進行總體計算則日軍1個師團總戰力至少達3840,而國軍1個師145的總戰力僅是日軍1個師團1/26.5。 1個師的實際作戰兵力則僅是日軍1/4不到,平原地區1個師對日軍1個師團進行野戰,雙方殺傷比按藍徹斯特方程計算為50比1!!!進行山地防禦作戰為 18比1!!!
以長城抗戰為例,國軍投入10幾個師與8000日軍作戰,國軍傷亡36000多,日軍才傷亡 3000,這還是國軍為山地防禦,而日軍為攻擊的情況下打出的傷亡比,並且並非1個師與日軍1個師團所進行的較量,國軍是3~4個師一起上陣迎擊日軍聯隊規模部隊的進攻,而打出的這個傷亡比,實際比按公式計算出理論數字還高的多,3~4個師一起上陣防禦日軍聯隊規模的進攻,傷亡比竟高達12比1!!!長城抗戰的敵我傷亡數字擺上來,是人都要灰心喪氣,這比任何計算出來的結果都還要糟糕幾倍,要按這樣兵力對比下打出的殺傷比打起來,我靠,那還抗個毛戰呀???
長城抗戰結束後,雖然國軍大吹大刀隊,鼓舞民心士氣,一首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豪邁軍歌唱遍了大江南北。但是10幾個師被區區幾千日軍打垮,並傷亡了36000多人的事實,也是絕對讓國軍最高統帥部震撼!!!此外更早的128上海抗戰實際也是長城抗戰的翻版,國軍用優勢兵力在上海迎戰日軍,是以比長城抗戰更大的傷亡比輸掉了戰役!!!那麼抗戰到底還有沒有前途,日後日軍又打來了還要不要抵抗???這就成了擺在國軍最高統帥部面前的一個大課題。很明顯按照已經發生的事實進行判斷,如果日軍真進行大舉入侵,在那樣的兵力對比下,爆發出了如此驚人的戰場殺傷比,那麼中國的抗戰是沒有任何前途的,那樣的抗戰根本就是徒勞的,抗不抗都一樣,中國連計算出來的3個月都抗不了。
戰場上的事實如此絕望,擺在國軍最高統帥部面前的答案似乎只一個,那就是日軍以後真的大舉進攻,那麼國軍唯一的選擇就是投降,因為這仗根本沒有辦法打,日軍真動用15個師團殺進來,就是全國軍隊壓上去也不過是去迎接一場大屠殺而已,日軍快則十天半月,慢則個把兩個月就能把國軍殺的干乾淨淨!!!如果國軍最高統帥部接受了這樣一個似乎是唯一正確的答案,自然以後也就不會有什麼8年抗戰了,二戰的歷史將完全改寫,日軍100%會北進攻擊毛子國,自然毛子也就永遠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了。現在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上縱然還有美國的席位,那也不是主流力量了,因為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將會蹲著日本與納粹德國,還有他們的跟班義大利與滿洲國。
然而國軍最高統帥部並沒有輕率的得出投降才是唯一出路的結論,國軍最高統帥部門,對各種數據進行了認真的核對,努力找出對敵策略,以及分析為什麼實戰中國軍的實際戰績竟比紙上計算還低好幾倍的原因,因為縱然紙上推算對日軍的戰力估計偏低,也不會低到低估了日軍幾倍戰力的地步,所以要連失敗的原因都不清楚,那麼找到應對之策就純屬白日做夢了。長城作戰的失敗,實際為國軍最高統帥部門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寶貴研究資料,如能破悉長城作戰失敗的根本原因,那麼國軍最高統帥部門就有可能找到破解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應戰對策,否則一旦開戰,中國必然是死路一條。
經過大批高級軍事策劃人員的不懈努力,最終國軍經過檢討終於查明瞭長城作戰徹底失敗的原因。
首先,長城抗戰固然國軍在參戰總兵力,作戰形態與地形方面有很大優勢,但參戰部隊並不是全部達到標準師的水平,不是日軍的戰力被低估了,而是國軍的戰力不達標準,否則10幾個師至少1450的總戰力,應該是能夠抗衡不足半個師團日軍的。
其次就是航空力量的作用在作戰前沒被考慮進去,而128抗戰與長城抗戰國軍並沒有投入空中力量,只日軍單方面出動航空力量進行支援,這樣國軍的活動就受到了極大的壓制,並且兵力的調動受到日軍的監控,無法對日軍構成突然打擊,卻能讓日軍找到合適的機會打擊戰場上的國軍,這就限制了國軍的戰力發揮。
此外就是機動力的差距,日軍的機動能力高於國軍,可以迅速把兵力集中到1個作戰方向上去,而國軍則行動遲緩,無法立即將足夠兵力迅速輸送到戰鬥爆發點,這樣日軍在爆發戰鬥中,並不是絕對數量劣勢,而是交戰雙方兵力差距不大!!!因此日軍得以用很小的代價輕易攻擊得手,並給予國軍守軍重大殺傷!!!而大量的援軍還沒到達作戰地點,需要增援的地點就已經失守了,隨後日軍又可以快速的移動兵力,對其他地點發動攻擊,這樣國軍龐大的兵力並不能發揮數量優勢,大量的部隊在增援的路上跑來跑去疲於奔命,還沒見到日軍,部隊就已經被拖垮了,等遭到日軍的攻擊時實際戰力已經不足剛投入戰場時的50%!!!
正是以上原因導致了國軍遭到了大失敗,10幾個師的兵力在山地防禦戰中被區區幾千日軍所擊潰,並且打出了駭人聽聞的殺傷比,這要是根據殺傷比按總兵力投入去計算,那日軍1個師團的戰鬥力比戰前的紙面推算足足高了6倍!!!而即使是紙面推算的數據,國軍也無絲毫可能應付的了日軍的大舉進攻,1個師才145的戰力,20多個師去對抗日軍1個師團,那日軍動用15個師團,國軍就要400多個師去平衡,國軍哪來的那麼多部隊???
實際上如果日軍指揮呆板,並也沒有投入航空兵力,能夠讓國軍發揮出兵力優勢,在防禦戰中用10幾個師至少1000多的總戰力,去平衡掉日軍不足半個師團也就是1700左右的總戰力,搞出個長城防禦戰勝利,導致日軍攻勢失敗,那對國軍反是大大的有害,因為那樣國軍就不能從長城抗戰中得到任何其他有用的信息與數據,所掌握的還是戰前通過紙上計算就已得出的內容,那以後找破敵良策恐怕就找不出了。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他媽,這話對於長城抗戰來說一點不假,正是有了長城抗戰的大失敗,國軍的最高統帥部才能在蔣中正總統與蔣百裡將軍的帶領下,找出了正確的對日作戰的大戰略,策劃出了一場成功扭轉整個二戰歷史的決定性大戰役--淞滬會戰。可以說淞滬會戰這個戰役對中國的命運與二戰的結局有著決定性影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關鍵的一戰。
在詳細剖析了長城抗戰的失敗原因以後,未來的對日作戰前景頓時一片黑暗,由於空軍的劣勢比陸軍還大,根本無法彌補,至於部隊的機動能力在短期內更加不可能縮短差距,至於精整國軍戰力,使所有的師都達到標準師程度,實際也不大可能在短期完成,而這比事先紙上計算還要惡劣6倍的敵我交戰實力對比,可以說已經宣告了國軍未來如果對日作戰,必然是迅速失敗無疑。
按當時情況看,如果日軍幾年之後大舉進攻中國,國軍要想能頂住,那簡直是不可能的,長城抗戰中出現的3個問題,依靠國軍自我建設完善,沒指望解決。
首先,中日交戰雙方戰力差距短時間內無法彌補,國軍不可能編列出戰力更強的師,這倒不是槍械不夠的原因,而是後勤保障的原因,國軍沒有大量的機械化工具等技術器材,如果把1個師的戰鬥步兵數量從2000多提高到5000人,那麼1個9000人的師根本無法保障部隊的作戰,而缺乏補給保障的部隊,即使戰鬥步兵從2000多提高到了5000人,戰鬥力不但不會提高反會下降,而要有效保障5000戰鬥步兵作戰,那國軍的1 個師將要達到18000人,這和當前的2個師沒有區別,而且那麼大一個師,卻缺乏機動的靈活性,無疑還不如分成2個師,因此在可預計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軍的組織編成結構無法改變,自然依靠增加每個師的戰鬥員數量,來提高國軍作戰部隊的單位作戰能力的方法,沒有可能實現。而全面提高武器性能,依靠武器性能的進步來提高戰鬥力依然不可能,財力方面國軍沒有那樣的承受力,不可能使國軍全面換裝新式武器。實際上不但提高國軍標準師的戰力不可能,就是讓多數部隊達到標準師的戰力短期都渺茫。因此在提高國軍部隊戰力方面是無計可施的,整體上國軍的部隊戰力不會超過紙面上的計算水平,只會比紙面上計算的還低!!!而依靠紙面上計算出的戰鬥力去與日軍決戰,那是沒有什麼希望成功的。
而機動力差距更加無法彌補,國軍不可能短期內組建出大量高機動性的機械化部隊,未來的戰爭必然還是日軍擁有機動優勢,國軍的數量優勢難以發揮,日軍在實戰中對國軍的殺傷能力依然還是要超過紙上計算水平。
至於航空劣勢,解決的方法一是大量擴充空軍,使國軍的空軍在飛機數量上與性能上追趕上日軍的陸航與海航,也就是建設出一支大規模高性能空軍武力。二是加強地面防空火力建設,部署大量的高射炮,高射機槍,形成高密度的綿密對空火力,限制日軍航空力量在戰場上的威力發揮,降低日軍航空兵對國軍部隊的威脅。三是加強訓練使飛行員擁有更高的駕駛能力,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戰機威力。這第一個辦法與第二個辦法對國軍來說,那簡直和放屁一樣,國軍要是有錢能夠建設起一支大規模高性能空軍,或能為陸軍裝備大量的高射炮,高射機槍,組建出龐大的高密度的綿密對空火力網,那陸軍早TMD大炮遍地響,坦克滿地爬了。這第三個辦法雖然可行,但並不起太大作用,因為日軍的飛行員也不是缺乏訓練的蔫貨,雙方航空武器在數量與性能方面的差距,足夠讓日軍航空力量輕易壓倒國軍的航空力量,使戰場上的空中局勢一邊倒。
以上可以看出,通過加強自身力量,使國軍在短期內就成長為可以在日軍大規模攻擊時,能夠與日軍長期抗衡的強大武力,那是根本不現實的。所以國軍最高統帥部門把目光放到如何使日軍對國軍的殺傷力打擊效率降低的方面去了。如果要降低日軍對國軍的殺傷力與打擊效率,那麼絕不能指望日軍會自己裁軍,降低日軍的數量,降低武器裝備水平或降低訓練水平,自我削減戰力。國軍最高統帥部明白,日軍的數量,武器裝備水平以及訓練程度,只可能加強,不可能削弱。那麼國軍最高統帥部將如何去降低日軍的殺傷威力呢???曾經在日本學習軍事,對日軍非常熟悉的蔣百裡將軍與蔣中正總統,秘密召集了一些非常可靠並具有高度軍事素養的人才,經過多次極其秘密的討論,終於拿出了一套非常高明的應戰方案,有了這套應戰方案,一旦實施,只要日軍上了當,就能嚴重降低日軍的作戰效能,使日軍遭到重大損失,並且失去戰略主動權,這樣國軍就能夠創造出奇蹟,變不可能為可能,在與日本發生的全面戰爭中長期與日軍週旋下去。該應戰方案被策劃出以後,參與制定的人員要求嚴格保密,不准泄露任何此應戰方案信息,不留任何記錄,避免泄密,由於嚴格的保密,至 77事變時,日軍未能探得該計畫的任何信息,因此國軍按該計畫進行作戰一舉成功,這個作戰計畫實際就是看似平常的淞滬會戰方案。
要瞭解淞滬會戰方案的陰險與高深,首先要明確淞滬會戰的策劃原理,從上面內容大家已經可以看到,日軍與國軍的戰力差距實際是沒有辦法彌補的,而無論是紙上計算還是長城抗戰的實戰結果,國軍的抗戰舉動都是沒有前途的。短時間加強國軍戰力到可以抗衡日軍那根本不現實,而降低日軍的戰力與殺傷力,那是說的容易,做起來就難了,怎麼降呀???讓日軍步兵和坦克開進沼澤地去作戰,讓日軍的大炮泡在灌滿糞湯的茅坑裡作戰,讓日軍的飛機不起飛在地面作戰,那日軍當然是要戰力與殺傷力大減,問題是有那麼傻的日軍嗎,答案自然是沒有。所以必需有個連環套,讓日軍將沼澤地看成公路,把糞坑看成平地,把地面看成天空。這樣日軍一旦上了當,那再爬出來就難了。那麼淞滬會戰的策劃到底在什麼地方有如此驚人的高深謀略呢,下面就是淞滬會戰的策劃原理大剖析。
國軍要想在與日軍爆發大戰後能夠長期堅持下去,首先就要降低日軍的戰場威力,反過來就等於提高國軍對日軍的殺傷力,否則真是10幾個師打日軍半個師團不到的兵力,傷亡比12比1的水平,或按紙上推算的那樣1個師對1個師團,傷亡比18比1,就是吃一麻袋的偉哥,看到抗戰這個大美女也要萎掉。而提高國軍對日軍的殺傷力,那麼國軍的數量優勢就一定要能夠發揮出來,在戰場上交戰時一定要有3倍以上數量優勢,但日軍有機動優勢,日軍的集中速度比國軍快的多,國軍想在戰場始終保持3比1的交戰數量優勢,那是很困難的,所以戰役絕不能在日軍給國軍製造的戰場上打,一定要在國軍為日軍製造的戰場上打,這樣國軍才能夠擁有交戰數量優勢。
可不要小看數量優勢的作用,按藍徹斯特方程計算,交戰雙方數量對比如果達到3比1,那麼雙方的傷亡比將是1比6,日軍1個師團是22000人,國軍用3倍兵力去阻擊那就是7個師的兵力,7個師將擁有日軍1個師團2倍多的戰鬥兵力數量,而日軍戰鬥效能紙上計算就至少高達國軍6倍,考慮到國軍各部隊戰力不齊,而日軍的火力加強速度高於國軍,到真開戰時日軍的戰鬥效能將會是國軍的10倍,如果戰鬥兵力數量沒有優勢,那麼雙方的殺傷比將是異常驚人的,但2倍的數量優勢將大大降低日軍的殺傷比,在2比1的數量優勢下,雙方如果戰鬥效能相同,那麼殺傷比將是1比 4!!!而日軍雖有10倍的戰鬥效能,仍然能夠取勝,但日軍的殺傷比就大大降低了,日軍只有10比1的殺傷比,而同樣數量的戰鬥兵力情況下,日軍的殺傷比將是20比1。而國軍處於陣地防禦狀態,日軍處於攻擊狀態時,按照通常攻防標準,國軍將會提高至少2-3倍的戰鬥效能,按3倍戰鬥效能計算日軍的殺傷比將是1.2比1,日軍的戰鬥效能優勢將幾乎被完全抵消,按2倍戰鬥效能計算,日軍的殺傷比也將降低到3.6比1,這樣日軍將遭到重大傷亡!!!
由於日軍不可能不做準備的去突擊堅固要塞,如果日軍突擊堅固要塞,那一定會集中更強的火力與兵器,戰鬥效能將會更高,所以戰場也不能選擇為要塞,因為日軍不傻,他不可能說,你修個大大的堅固要塞,窩7~8個師在裡面蹲著,告訴日軍這就是我選擇的交戰地點,你拿1個師團過來衝吧,日軍就傻呼呼的派1個未經特別加強的師團跑來決戰,搞1.2比1的殺傷比了,因此決戰地點不可能是預設要塞,所以防禦中也不可能有3倍戰鬥效能,只能是野戰工事防禦,最多提高1.5倍左右的戰鬥效能,並且日軍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你說在哪決戰,那就在哪決戰,肯定是你某個方向打了他,而那個地方他不願放棄,他才會應戰,才會過來找你拚命,所以這注定是場互有攻防的戰役,防禦戰優勢並不為國軍獨有,雙方的殺傷比,應是野戰對攻模式,也就是10比1的殺傷比。
按照日軍10比1的殺傷比計算,戰役中國軍雖能支持很長時間,但這樣的損失比,國軍經過幾次戰役也將難與維續,這樣的殺傷比只能延緩失敗,不能避免失敗,只能說紙上計算只能打3個月,現在你牛B,能打2年了,僅此而已,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失敗的問題。所以除了要能調動日軍在自己的預設戰場決戰外,還要採取其他手段進一步降低日軍的殺傷比,按照軍力以及國力潛力的計算,如果國軍想要把戰鬥更長時間的拖下去,那至少要把日軍的殺傷比降低到5比1左右的程度,而且不是一個戰役,而是所有的戰役平均起來,殺傷比維持在5比1左右。這才是戰役策劃的真正難度,策劃出1個2個使日軍的殺傷比降低到5比1左右的戰役,實際困難雖然不小,但並不成問題。問題是要在未來的戰爭中把日軍的殺傷比長期限制在5比1左右,這才是應戰規劃的真正難度。這實際是要規劃出一個巨大的包含陸戰空戰與後勤的大戰略。要使一個成功的戰役結束後,能夠迫使日軍接著再去打一連串得不償失的戰役。
那麼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呢???有,這就是淞滬會戰的大策略。一般認為日軍如果進攻中國,那麼他從北方華北平原一路席捲過來,日軍將依托滿洲基地利用華北地區良好的路況進行補給支持,日軍將佔盡機動,火力,補給,航空的優勢,日軍的重炮兵部隊與坦克部隊,能夠緊隨部隊推進,成千上萬噸的彈藥,能迅速運往華北各地,上千架飛機轉眼間就能部署過來,選擇華北平原任何一處集結兵力作為預設戰場與日軍主力交鋒,實際都是自殺行為,別說5比1的殺傷比,就國軍的武器,訓練,後勤保障能力,就是20比1以下的殺傷比都搞不出來。所以必須開闢第二戰場,分散日軍在華北的兵力,並且使日軍在華北方向的兵力,無法與第2戰場形成合力,此外第2戰場上國軍一定要擁有不能大大低於日軍的補給能力,航空力量,機動能力,要能形成局部兵力,補給,以及航空力量優勢,否則日軍的殺傷比根本降不下來。另外第二戰場一經開闢,國軍就應該能掌握整個戰局的戰略主動權,不能讓日軍有重新部署翻盤的可能,這樣一個第二戰場,那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上海。
最高統帥部之所以看中了上海是因為那裡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首先,在上海發動戰役,日軍必然應戰。日軍在上海有不小的利益存在,並有1個日租界,此外日軍在上海的兵力部署非常薄弱,國軍能夠輕易的使上海日軍陷入危局,這樣上海一開打,日軍就不得不從各地抽兵前來營救,而日軍一抽兵營救上海,那麼他的全局部署就被打亂了,而日軍不救上海,則上海租界日軍必將全滅,日租界也將被完全攻佔,按日軍的性格那簡直是奇恥大辱,是絕不可能接受的,所以日軍即使不願意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他也會硬著頭皮派遣援軍的,所以只要國軍發動戰役,日軍必然應戰。
其二,在上海作戰日軍不能迅速集中足夠兵力。日軍與中國開打的話,本質上不可能希望在上海大打出手,當日軍摸不清國軍戰役真實企圖,戰役計畫規模時,日軍必然不會一次派遣出大規模的援軍,這樣等到日軍援軍抵達後,國軍又投入早已經準備好的其他部隊把日軍的援軍也給死死圍住,並以絕對優勢兵力給予重創,使其也陷入苦戰,這樣上海作戰就將使日軍陷入曠日持久傷亡慘重的血戰,而日軍再發援軍,國軍從全國各地趕到的部隊也將相繼到達,這樣國軍依然是絕對數量優勢,日軍仍無可能短期內達成戰役結束的目標,等日軍瞭解了戰役的真實規模,必然抽調主力大軍前來應戰,那麼在華北等地的日軍就不再具備威脅力了,將無法以南下方式席捲中國。
其三,在上海作戰日軍的部署將被高度分散。華北戰場與上海戰場距離遙遠,兩股日軍難以相互支持,兩股日軍各自為戰,這樣日軍的兵力就高度分散了,拳頭就變成了巴掌,威脅力就大減了。
其四,在上海作戰日軍的機動優勢將不復存在。上海戰場處於江南水網地帶,不便於機械化的日軍機動,日軍難以發揮重炮兵,裝甲兵優勢,尤其日軍的重炮很難跟上部隊的推進速度,這樣日軍的火力與機動性將大減,日軍難以利用機動優勢圍殲國軍,國軍主力在日軍主力抵達後,有把握安全撤離戰場。
其五,在上海作戰日軍將難以掌握制空權。上海附近只有國軍的機場沒有日軍的航空基地,而日軍的海軍陸軍又嚴重不和,日本海軍不可能派遣大量航空母艦到上海支援陸軍作戰,這樣國軍將有上海戰場局部制空權,在日軍地面進展不大,沒能在上海取得陸地航空基地之前,國軍將擁有戰場上的絕對制空權,這樣日軍就倒大霉了,日軍將會遭到嚴重殺傷。
其六,在上海作戰日軍將容易吞下毒餌。當日軍主力雲集上海後,國軍主力已經逃脫,而日軍付出重大傷亡代價後,不可能甘心就此撤軍,重新部署,絕對會扑向南京,這樣日軍的進攻主軸線將被徹底扭轉,一頭紮進山地水網地區作戰,這樣一來日軍的機動性優勢將完全喪失,地面重火力也無法跟上部隊的推進,日軍的火力優勢大打擇扣,方便國軍集中優勢兵力接戰日軍。
其七,在上海作戰日軍一旦擴大攻勢,日軍將把戰局的戰略主動權拱手讓出,以後就沒指望翻盤了。日軍一旦進攻南京,日軍將完全失去對戰局的戰略主動權,因為日軍失去了機動優勢,他不可能捕捉住撤退的國軍主力,而花費了那麼大的代價才得到的南京與上海,也不可能就那麼無條件的撤軍放棄,而日軍要想保住這勝利果實,那就只能去追擊消滅國軍的主力,這樣日軍將被迫在山地水網地區,發動一連串的攻勢追擊國軍,這將使日軍消耗巨大的財力與戰力,最終將達到攻勢頂點,進退兩難。
其八,在上海作戰有利於國軍的補給作戰保障,而不利於日軍的作戰保障。民國的工業基地戰前都集中在江浙沿海,物資儲備也大都在江浙地區,在上海作戰國軍直接依托後勤基地作戰,補給保證充分,而日軍則需要從本土或其他地區遠道從水路運輸補給,後勤保障難度大,而後勤保障力不足,將會導致日軍的戰鬥效能下降。並且上海的持久作戰,可以使江浙的工業與財力有充分時間沿長江向西南大後方轉移,這樣未來的一連串戰役,國軍可以始終背靠自己的後方基地作戰,擁有穩固的補給線,而日軍則距離後方基地越來越遠,後勤補給將越來越困難。
其九,在上海作戰日軍將陷入極其不利的戰略勢態。在上海作戰迫使以後的戰役沿長江展開,日軍主力在中國江南地區的部署,將被拉成一字長蛇陣,日後即不容易撤出也難以發動起什麼太具威脅性的攻勢,因為蛇頭方向是長江三峽天險,日軍很難突破,而蛇身細長一條,根本聚集不起什麼力量,相反各處兵力薄弱,容易被國軍集中力量切斷,因此日軍以後縱然大量增兵,也難以發動起大規模攻勢,即使發動的攻勢得手,也難以對新佔領地區實施長期佔領,因為日軍必需要保證長江一線的絕對安全,容不得日軍再從蛇身份兵出去搞佔領,此外日軍的補給將高度依靠長江航運,而國軍在上游,可以方便的釋放飄雷來干擾日軍的長江航運,日軍難以得到充足的作戰物資保證,以後的幾次戰役也證明了這點,日軍在平漢鐵路打通之前,日軍的攻勢幾乎最終都是無疾而終,原因就是物資儲備不足,打著打著就斷了彈藥了,不撤也得撤,不然全滅了。日軍由於被拉成了這麼一條一字長蛇陣後,實際上戰局已經完蛋了,無論日軍戰力多強大都沒戲了,已成死蛇一條。
從上面的情況可以看到,正是因為在上海作戰的緣故,日軍在火力,機動力,航空威力方面大打折扣,日軍的戰鬥力起碼下降了20%,而國軍的戰鬥效能則有所提高,所以在淞滬會戰中10比1的殺傷比能被降低到了5比1左右。而日軍被拉成一字長蛇陣後,由於需要防禦的地點太多,現有部隊的編製已經無法滿足需要,只能進行三單位改編,擴充出更多的師團來滿足多點作戰的需要,而且由於水網地區日軍機械化運力大減的緣故,原有四單位師團的後勤勤務力量已經難以保障師團的作戰需求,所以也只能進行三單位改編,而進行三單位改編以後,日軍的師團戰力萎縮了一半還多,雖然國軍因作戰傷亡過大,士兵素質急劇下降,相對日軍而言似乎兵員素質對比更糟糕了,但對日軍部隊的迎戰能力卻有了很大提高。
日軍師團三單位化後,雙方的師與師團再進行紙上計算比較,日軍1個三單位師團,戰鬥步兵成了3個聯隊,9個大隊,27個中隊,81個小隊,243個分隊,2673個一線戰鬥兵,與國軍1個師是1比1,炮兵聯隊的火炮從48門減少到了36門,裝甲力量也大為削弱僅有18輛裝甲車。而國軍的戰鬥步兵與日軍相同,至於火炮則因之前戰場損失巨大,自身補給能力不強降為4門,同樣按1門炮具有100個步兵的威力,1輛坦克也具備100個步兵的威力計算,以步兵戰力為100計算,日軍1個師團規模總戰力只有302,不及四單位師團一半,國軍1個師則是115,國軍1個師對日軍1個師團的規模戰鬥力對比從1比7的懸殊比例,降低到了1比2.6,縱然日軍兵器威力與兵員素質對比更有利於日軍,使日軍仍能夠達到四單位時期的總戰鬥效力對比,但以前要7個師才能達到2倍日軍的戰鬥兵力,現在2個師就夠了!!!以前日軍1個師團就能完成的戰鬥,現在2個師團去完成都困難,日軍再想把戰鬥殺傷比提高的1比10以上,那可就難了。在戰場上國軍很容易的就能達成用3倍戰鬥兵力去對付日軍,此時縱然日軍的戰鬥效能提高到國軍的12 倍,他也最多只能打出1比6的殺傷比。這樣國軍就變不可能為可能,以絕對劣勢的戰力拖住拖垮了強大的日軍。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抗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