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青少年網癮治療惹爭議

作者:聞劍  2009-08-09 21:0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幾天前,中國廣西一名年還未滿16歲的姓鄧網癮少年被父母送到當地一家戒網癮中心接受戒網癮治療。在這個名為"廣州勵志青少年成長輔導中心"的戒網癮機構還不到24小時,這位姓鄧的沙少年被中心工作人員"活活打死"。此事引起中國社會對青少年網癮是否需要所謂治療的廣泛討論。

中國網民迄今已經近三億四千萬,比美國全國人口總和還要多。雖然沒人清楚中國究竟有多少所謂"網癮"問題少年,但以挽救網癮和問題少年而存在的所謂治療訓練營卻有數百家。中國浙江的網路建站專家和網路營銷顧問張杭峰表示,現在中國社會對待所謂"網癮"青少年的觀念就有待商榷:

"現在與其說是很多小孩子、小青年說是有網癮,我個人覺得還不如說是他們在用網際網路的過程中,他用的方向是有問題。那如果換個角度,要戒網癮就是要把網癮趕盡殺絕一樣。那麼我們搞網際網路的所有的人基本上每天都不會低於八個小時的。而我們這些人全都得進這種學校。"

中國已經將網路成癮正式納入精神病診斷範疇。 有專家界定,如果一個人每天不是因為工作和學習需要上網六小時以上, 再加上其它症狀表現,那這個人可以被診斷為網癮患者。美國中國問題觀察人士伍凡先生表示,對待青少年網癮是個教育和引導方法問題,不應視之為疾病:

"對小孩子來講,對他們是個需求,他們發現這是一個很大的天地。可以發現很大的空間,就吸引過去了。你問題是怎樣去引導,怎麼讓他們知道那個輕重,你這是一個教育的一個方式,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病。"

網癮是否是一種疾病?張杭峰也認為應該從引導和教育入手,不應該以疾病對待:

" 個人的交友的範圍之內,也有很多說得好聽一點,像比如比爾蓋茲這樣的,讀完初中就不願意再讀書的小孩,也有好多跟我聊過,那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半路輟學不願意讀,不要好的小孩。但是在跟我們交談的過程中,因為是跟我圈內的人,他們跟我聊得是什麼?網際網路技術,網路營銷,那像這樣的小孩你如果好好地去引導,有可能成為專業裡的至少是一個專才。我們不是說是一個天才,我們至少可能成為一個專才。有些小孩他就是喜歡在網際網路上看什麼?看動畫片,喜歡在網際網路上打遊戲,怎麼去引導?其實是要根據每一個小孩所喜歡的行業去思考一些問題。"

那五花八門的戒網癮中心和機構應該不應該存在?張杭峰表示:

"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好一點,但社會輿論在宣傳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片面性。導致父母覺得我的孩子沈迷於網際網路,他就是錯的。而沒有想著他這麼喜歡網際網路,我應該怎麼樣引導他去利用網際網路。家長們就是這樣,孩子們拿去吧,你打吧。我反正打了不行了,不聽我的了。你愛怎麼管怎麼管,其實在我看這種學校,這種訓練營完全就是利用家長這種心態去謀取暴利。就是利用家長的心態去騙錢說白了。"

張杭峰進而表示,大禹治水成於疏不是堵,對待網癮問題青少年同樣如此:

" 我個人認為的話,它不是說是病毒,是毒品。一定是不可取的。那當然我承認其中有一部分不存在就是說有了網際網路、有了網路、有了網吧、它一天24小時甚至 28個,29個小時他都願意在網路上,也有這種情況。但是目前針對國內不如說禁網癮這種結構,它通過打罵,通過一些比如說非人式的電療這種方法的話,我絕對不認同。你網癮的確它有網癮的一些弊端,但怎麼去糾正它那是另外一會事兒。我更加強調的或者是我更加希望的是一種引導的方式,而不是說我打棒子的這種概念,我一棒子一棒子地打下去。"

中國華中師範大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的陶宏開教授認為,家庭教育不健康是造成青少年染上網癮的首要原因, 學校應試教育的枯燥和重壓也是造成青少年患有網癮的重要因素。也有相關專家認為,不應將網癮與毒癮等合併成同類,因為上網是現代社會之必需,而毒品則百害而無一利。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