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我開始擔心中國經濟(圖)
從表面上看,中國似乎在引領世界從衰退走向復甦。在2008年年末增長陷入實質上的停滯後,至少按照環比衡量,中國的經濟增長在2009年春季急劇加速。
根據粗略計算,2009年第二季度,中國可能為經通脹調整、折合成年率計算的全球產出增幅貢獻了高達兩個百分點。隨著其它地區的收縮放緩,中國經濟的反彈本身足以使得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自去年夏季以來首次實現小幅正增長。
這是好消息。壞消息是,中國最近的增長代價高昂。由於擔心近期經濟滑坡將會加劇,中國決策者在制定宏觀戰略時選擇了數量勝過質量的戰略,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井噴式的銀行貸款融資的基礎設施支出大幅增長。
當然,發展中國家總是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但是中國在這方面走向了極端。在中國近期實施的4萬億元人民幣(合585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中,基礎設施支出(包括四川地震重建支出)足足佔據了72%的份額。中國政府敦促銀行加速為刺激計畫提供融資。銀行照做了。2009年頭六個月,銀行新增貸款總額達到 7.4萬億元人民幣----是2008年上半年的3倍,也是有史以來最為強勁的半年度信貸增速。
這種受銀行控制的過度投資刺激無疑表明,2008年末和2009年初的中國經濟是何等的糟糕。由於發達國家罕見地同時出現衰退,一場前所未有的外部需求驟降,摧毀了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增長機器。這導致依賴出口的廣東省逾2000萬民工失業。長期關注社會穩定的中國政府採取行動,阻止了局勢的惡化。中國政府決心採取一切手段來恢復經濟的快速增長。
然而,這些舉措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破壞穩定的後果。不斷飆升的投資對2009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空前的88%----是過去10年 43%均值的兩倍。同時,中國各銀行的貸款質量多數確實受到今年上半年大量信貸投放的影響----這一趨勢可能為新一波銀行不良貸款播下了種子。就在本週,中國監管機構告訴銀行,新增貸款必須用於推動實體經濟,而非用於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投機。
兩年多前,中國總理溫家寶曾警告稱,中國經濟正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這是先見之明。然而,中國沒有針對這些擔憂採取措施,實施促進消費的調整政策。相反,渴望增長的中國卻受到全球貿易繁榮的引誘,在最不平衡的行業加大了賭注。在2007年以前,投資和出口佔中國GDP的80%左右。如今,面對嚴重的全球衰退,中國卻讓溫總理警告過的那些問題更為惡化:將受流動性推動的巨額刺激方案瞄準了最不平衡的行業。
這對任何經濟體而言都是不可持續的----或者無法為全球經濟提供可持續支持。中國必須讓經濟增長轉向國內私人消費。這可能需要在增長規模上做出妥協。但鑒於這會改善中國經濟的質量,在增長方面做出短期的犧牲還是非常值得的。
與大多數人不一樣,我一直堅定地看好中國經濟。然而現在我開始擔憂了。加劇令人擔憂的失衡狀況的宏觀戰略最終會導致失敗。從很多方面來說,這正是2008年至2009年全球危機和衰退的原因所在。中國不會從這種後危機時期的最關鍵教訓中獲得特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