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玉的神秘面紗(一)(組圖)--玉是什麼?什麼是玉?
玉,原是蘊藏在山間,瀋積在河底的天然礦物,經歷眾多名工巧匠的採掘琢磨,鑽研雕鏤,使玉注入了另一種品味卓絕的生命表徵。
中國歷代玉器溫潤圓熟,晶瑩剔透。長久以來接受古老文化的渲染附會,逐漸被賦予各種神祕色彩,並成為中華文物的瑰寶。華人對玉,一向有著特殊的尊愛之情,而延伸發展出一個優秀而古老的玉石文化。在中國藝術的廣大範疇裡,玉器藝術源遠流長,且獨具特色。
從歷代傳承遺留下來的玉器不難發現玉的造型、紋飾、色澤及觸感,不僅是藝術家對美追求的具體表現,更可以代表中國文化中特有的精神。玉看似遙遠抽象,又充滿古意,在欣賞之餘,是否試圖瞭解屬於古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玉的實質內涵。現在就將玉的神祕面紗層層揭開。
玉是什麼?什麼是玉?
雖然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厚愛玉、尊玉的文化傳統,然而對玉的質地,卻無嚴格的界說。古代對玉的解釋是:玉-石之美者,也就是所有美麗的石頭,都稱為玉。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玉的定義是: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所謂的五德是仁、義、智、勇、潔。意思是色澤美麗溫潤,表裡一致;敲擊時聲音舒暢悅耳;堅韌而不被折彎;可以磨製得稜角方正,而不會割傷人的美石。
在這種廣義的認知之下,許多寶石都可以列「玉的行列」,所以中國字裡有許多玉偏旁的字,分別解釋玉的層次與質地。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探訪與考證,曾經被視為玉的寶石,都有了自己的專有名詞。例如:古代的「瓊瑰」現在稱為「瑪瑙」。古代的「琅玕」就是現在的「松綠石」。古代的「水玉」就是現在稱的「水晶」。
軟玉和硬玉
現在學者研究玉器,多強調所謂的科學定義。以礦物學而言,玉分為兩類,一類是軟玉,另一類是硬玉。軟玉和硬玉都是屬於鏈狀矽酸鹽類。軟玉是角閃石族中的鈣鎂矽酸鹽,所以軟玉又稱為角閃玉或閃玉。而硬玉是輝石族中的鈉鋁矽酸鹽,所以硬玉又稱為輝石玉或輝玉。輝玉有著隱約的水晶結構,具有玻璃的光澤,清澈瑩潔,相較之下,角閃玉的色澤比較接近於油蠟的凝脂美。大致上,兩者都有白色或半透明狀,尤其是純白的角閃玉,俗稱羊脂玉,細膩溫潤,相當受歡迎。如果以摩氏硬度表來看,鑽石的硬度是10,軟玉的硬度是6.5,硬玉的硬度是6.5∼7.0。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發展到高度成熟的階段,留下大批精美的玉器,這些玉器主要都是角閃玉,也就是軟玉。而硬玉的大量使用是十八世紀晚期以後的事情。常見的軟玉有白玉、黃玉、碧玉、墨玉等,而硬玉就是大家熟悉的翡翠。漢朝時,翡、翠二字的意思是指生長在廣西一帶的鳥。翡是紅色的鳥羽毛,而翠是綠色的鳥羽毛。宋朝時,翡翠二字連用,指稱一種綠色的玉,色澤與當時人們熟悉的碧綠色角閃玉不同,所以將硬玉稱為翡翠。
有鑑於彫琢玉器的主要玉材是角閃玉和輝石玉,因此有些學者僅稱這兩種玉材為「真玉」。然而由考古發掘的資料中顯示,也有不少軟硬玉以外的玉材作為彫琢的材料。所以研究中國玉琱藝術,不能謹守礦物學者嚴格定義,必須考慮多項因素,許多似玉的美石,因質地具備五德的條件,而納入玉器行列,這些都稱作"代用玉"。目前市面上流行許多代用玉,像是;新山玉、南非玉、澳洲玉、菲律賓玉等。
歷代也有各種不同的代用玉,有的代用玉流行在某段時間,但也有的代用玉被人採用的時間很長,時斷時續,諸如新石器時代的岫岩玉、商朝時的南陽玉、漢朝時藍田玉。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錦瑟」,詩中就有一句「藍田日暖玉生煙」,藉以溫暖的曙光照著藍田山上的玉,浮升起綿綿輕煙的情景,表達愉快的心情。
古玉新玉
玉有古今新舊之分,先人將舊玉的名稱又稱作「古玉」,並將古玉分成二種,也就是「傳世玉」和「舊玉」。兩者以入不入土為劃分的依據,未經入土的玉稱為「傳世玉」;入土重出的玉稱為「舊玉」。傳世玉是一代一代傳下來,從未陪葬過的器飾。舊玉是從墓葬中挖掘出來的玉器,數百年以至數千年,越古老的器物越有價值。
- 關鍵字搜索:
-
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