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熱 三伏日更熱

小暑」是24節氣中的第11個,今年小暑是在7月7日。接續下去的節氣「大暑」,今年是在7月22日。

顧名思義:暑,熱也;把漫長暑氣的日子再細分,前半段天氣尚未熱達到極點,故名「小暑」,後半段熾熱至極,名為「大暑」;而小暑大暑一過,也準備迎接「立秋」、進入秋季了。

本來,24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不同位置而定的,把太陽直射北半球的一段暑氣時段,定為小暑和大暑。不過,就像長度有英制、有米制,古代歷制中,用天干來紀日的夏歷就有不同的演算法︰「熱在三伏」;從上伏(初伏)、中伏,到末伏(終伏),這段「入伏」期間才是最熱的時節。

在傳統中醫認為,這三個伏日的陽氣最盛、人體陽氣相對充沛,正是選擇穴位進行「三伏灸」的最佳時機。筆者父親有支氣管哮喘宿疾,曾經陪他去一趟中醫的義診,拔罐敷灸時,才知道那位僧醫就是刻意選在三伏日,冬病夏治,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用現代的醫學術語來說,這叫「預防醫學」,也和端午以雄黃、艾草來防疫一樣。

在古代,伏日(通常指初伏)還要烹羊炰羔、獻酒祭祀,算是大節日。不過,現代人只賸下放「暑假」這種名詞了。

在此,把三伏日換成西曆,和節氣日排比一下。如果你是學校校長,要放暑假時,是要從小暑開始放到大暑結束?還是從上伏放假到末伏呢?還是循例放七、八兩個月的長假呢?

1.小暑︰2009年7月7日。

2.上伏︰2009年7月19日,夏至後第3個庚日。

3.大暑︰2009年7月22日。

4.中伏︰2009年7月29日,夏至後第4個庚日。

5.立秋︰2009年8月7日。

6.末伏︰2009年8月8日,立秋後第1個庚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