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產吹泡沫 專家建議加快IPO腳步

專家巴曙松表示,信貸投放快速增長,以及熱錢流入房地產和股票市場,顯示資產泡沫形成已具備條件。他認為,須加快新股發行(IPO)引進新的優質上市公司,擴大融資比重,以調節融資結構失衡問題;同時培養不同投資渠道和產品,未來私募的發展將非常重要。

香港《大公報》報導,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長巴曙松出席"第四屆中國基金峰會及十佳基金公司頒獎典禮"時指出,現在資產泡沫形成的內外部條件已經具備。

首先是內地信貸投放非常快,預料最遲到 7 月份,新增貸款可能達到 7 兆人民幣,這個高速信貸投放跟內地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的恢復有直接關係。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匯率。巴曙松表示,依照 1-5 月數據顯示,中國會保持 1800 億美元的順差,而近 5-10 年,中國的資本流入結構中,流入製造業的比重越來越低,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比重越來越高,值得關注。

從人民幣的匯率走勢來看,巴曙松指出,2007 年 7 月 21 日的匯改將人民幣退出盯住美元的匯改制度,保持平穩的升值。一直到 2008 年 9 月份,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人民幣匯率穩定在 6.7-6.8 左右。他認 為匯率還要再靈活一點。

巴曙松說,銀行的高速信貸形成的是"債權",會迅速推高整個經濟的負債率,貸款方期限越來越長,這也使銀行面比較大的風險。他建議加快新股發行 (IPO) ,引進全球優質上市公司,吸引更多的儲蓄被中國利用。

他並且認為,私募的發展和多樣化的機構投資者發 展非常重要,必須要培養不同的投資渠道和投資產品。 他建議放鬆社會資金的管制,特別是一些高審批門檻的 行業,必須把對出口部門溢出的資產資源,給它一個新 投資導向,以激發市場需求。

巴曙松指出,今年中國的企業、機構投資者、個人 投資者在對外投資方面應有較大的空間,可透過進行適 度的對外投資,在經常項目的貿易順差把資本項目的對 外投資平衡。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