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指數高達18 小心戶外晒傷

最近天氣晴朗,雲量減少,紫外線指數攀升,環保署玉山監測站的紫外線指數險些破表,指數高達18。皮膚科醫師建議,一般在室內只需要SPF15,在外頭跑業務,需要SPF30。如到海邊戲水,烈日下打球,就需要抹到SPF50,且需具有防水效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簡銘成表示,天氣高溫炎熱,民眾如果沒做好防晒,可能導致皮膚晒傷、紅腫、脫皮、疼痛,尤其是皮膚白皙女性,更容易晒傷。

簡銘成指出,阻擋紫外光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盡量減少在戶外活動。外出時,戴著寬邊帽子,穿長袖衣物,戴太陽眼鏡以及使用防晒乳。

簡銘成說,晒太陽有許多好處,可以舒緩心情,增加體內維他命D合成等,但紫外線卻是皮膚無形殺手,一旦曝晒於烈日之下,12至24小時,就會出現表皮晒傷、皮膚變黑,慢性膠原纖維變性、日光性角化症生成等。

臺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要避免紫外線太強導致皮膚急性發炎或慢性皮膚癌,塗抹防晒產品是最簡單有用的方法。一般上班族可選擇防晒係數SPF30產品,如果登山或是海邊戲水的人,最好選擇SPF50以上防晒產品。

一般待在冷氣房的上班族只要擦含抗UVA,也就是一般所謂的PA++,防晒係數15的防晒產品。如果是到處趴趴走的業務員,最好能夠擦到防晒係數SPF30的產品。

要達到一定的防晒效果,就必須抹足夠份量的防晒產品,簡銘成說,所謂足夠,在科學上的計算是2mg/cm2體表面積,以一名身高160公分,體重55公斤的成年女性來看,僅臉部防晒就需要1.5公克防晒乳,所以一罐30公克商品,應該不到一個月就會用完。

要是塗抹面積太大,包括臉部、頸部、背部及手臂等,一般30公克防晒乳液,差不多一次就需使用半條,如果塗抹的份量不夠,就容易晒傷。

要是不幸晒傷,簡銘成提醒,最好立即冰敷,但冰塊不能直接與皮膚接觸,每一小時冰敷10至15分鐘,持續兩至三個小時,即能減輕晒傷皮膚的紅腫熱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