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算賬的英國人VS聰明的中國人

找錢--收銀員們也經常轉不過彎來

可能是由於小時候沒背過九九乘法表,要麼就是計算器太普及了,許多英國人都不太會算賬,甚至那些專跟錢打交道的超市收銀員們也經常轉不過彎來。

最典型的一幕是,你在超市挑選完商品,去收銀臺付錢,總計7.15英鎊,因為在英國硬幣的使用非常普遍,基本上10英鎊以下的交易,人們都愛用硬幣結算,而中國留學生們不習慣叮叮鐺鐺地揣著那麼多硬幣,還挺沉的,就會在這時候給對方一張10鎊的紙幣,再給他15便士,以期對方少給自己找點硬幣,可收銀員往往就會愣在那裡,甚至會很有禮貌地提醒你,不需要這15便士,10鎊就夠了,你只好進一步解釋"我不想換回太多硬幣",對方才恍然大悟。

其實,這樣付款對買賣雙方都很有利,特別是對商家,收銀員可以不用一便士一便士地數那些硬幣,大大節省了交易的時間,提高了效率。可是,我特別觀察過,英國本土人很少會這麼做,甚至這麼想,好在隨著中國留學生的日益增多,收銀員們也慢慢熟悉了一些中國式思維。

打折--促銷小姐沒聽說過那麼多花樣

我們在英國留學的這一年,英國商家的日子看上去也不怎麼好過,從聖誕節打折以後,許多商家的貨品打折就一直沒停過。比之國內名目繁多的打折手段,英國商家的打折來得更簡單、實在,主要有直接"打折","買三付二(買三件商品,價錢最低的那件可以不交錢)"和"購物返代金券"這三種方式。

都說 "買的不如賣的精",但是在英國逛商店,我時常會冒出這樣的想法:如果讓英國商店的經營銷售人員到中國的商場裡算計著以最合適的組合買些打折商品,他們沒準來一個暈一個。我說這話可是有根據的。在英國一個本土化妝品品牌Bodyshop連鎖店裡,我就是簡單給促銷小姐介紹了中國的A券和B券,她就糊塗了。

Bodyshop那天剛好貼出一張碩大的促銷海報稱,"買15英鎊的禮品裝,回饋5英鎊的代金券"。促銷小姐笑盈盈地走過來,沒想到迎頭就被我問了個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我問:我買了15英鎊的產品,得到5鎊的代金券,如果我再加上10元,又買了15英鎊的產品,你們是否還送我5鎊的代金券。

"這太複雜了,不過,這真是個好問題,你等等,我去問一下我們老闆。"幾分鐘後,小姐請示回來告訴我們,只有真正花15英鎊的現金才能得到5鎊的代金券。

隨後,也是為了練練口語,我就又向她介紹了在中國代金券分為A、B兩種,A券就像body shop現在的這種,沒有限制,完全可以當現金用;B券是規定你必須花一定數目的現金才可以使用相應面額的代金券。小姐先是聽"傻"了,繼而笑著搖搖頭,真是太複雜了。

付款--老闆笑稱中國人很會算賬

中國人的聰明在盧頓應該說已經有口皆碑了。另一次,我跟朋友在菜市場買水果。老闆的標價牌上寫著:蘋果,買兩袋1英鎊,一袋85便士;旁邊一塊牌子上寫著:橘子,買兩袋1英鎊,一袋85便士。我和朋友商議一人一袋蘋果,一袋橘子,這樣就可以每人只花1鎊,得到兩種水果。

沒想到當我們把手裡分別拎著的蘋果和橘子遞給老闆時,他竟問:你們是要一個人付一袋蘋果和一袋橘子呢,還是一個人付兩袋蘋果,另一個人付兩袋橘子,我們立即說:當然是後一種付法了。老闆馬上笑了:你們中國人總是很會算賬的。

我倆心想:這麼簡單的事情,還用問嗎?這有什麼可大驚

本文留言

作者佚名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