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湧入狂炒 專家憂亞洲資本泡沫

今年5月起隨著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下滑趨緩,中國各項經濟數據普遍回暖,大量資金湧入亞洲引發股市狂升。但市場人士擔心,亞洲資本泡沫或已在醞釀中。

香港"文匯報"報導,5月起美國就業情況改善、銀行壓力測試結果比預期順利,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下滑趨緩,中國各項經濟數據普遍回暖,有望率先復甦,令市場憧憬全球經濟邁向復甦。國際知名投資者如巴菲特、索羅斯等看好亞洲經濟,使得亞洲成為熱錢追捧對象。

從4月起,熱錢持續湧入亞洲,中國大陸、香港、臺灣3地股市強勢反彈,恆生指數及上證綜合指數由年初至今分別累升18.59%及46.74%,台股也上揚42.66%。

國際資金流向方面,MSCI新興市場股市指數2009年大幅上揚30.67%,而全球股市指數同期僅上升4.62% 。

諮詢機構EPFRGlobal表示,截至5月6日的一週,新興市場基金創年內表現最佳的一週,資金流入36億美元,為連續第9週呈現流入。

分析指出,資金不斷流入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因素有二:一是中國推出人民幣4兆元刺激經濟方案,拉動全球資源價格,讓A股市場市盈率高於全球資本市場,A股市盈率為26.19倍,港股市盈率為15倍。

二是相信下一輪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在中國等新興市場,而中國全球第一的汽車銷量與日益高漲的房地產市場支撐此說法。

資金源源不絕流入中國,引發泡沫疑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貨幣政策釋放更多資金或帶來泡沫,中國會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微調貨幣政策。

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指出,從主要股票託管銀行所編製的指標顯示,流入港股的資金有所增加,而港元遠期匯率折讓維持穩定,顯示近期資金流入港元與匯率炒作無關,因此他警告,在實質經濟未配合下,熱錢湧入或會釀成資產泡沫,投資者宜小心資金流向逆轉的風險。

投資市場最關心的是熱錢"來得快,走得快",若亞洲泡沫正在醞釀中,熱錢一旦撤走,可能對投資市場造成一定衝擊,對正在療傷的經濟帶來不利。

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曼也認為,資本流向形成泡沫,主要是靠資本流入支撐,現在看到這種資本流入是不可持續的。

至於亞洲出現資產泡沫會否帶來通脹風險,進而帶來滯脹問題?信誠資產管理聯席董事塗國彬表示,暫未見亞洲區出現滯脹情況,但若資金持續流入,推高區內資產價格,經濟又未見好轉,持續放緩,甚至衰退,不排除亞洲部分已發展地區會出現滯脹,如香港、南韓等國家或地區。

塗國彬說,除非資金不斷流入,湧入的錢多過資產市場的正常所需時,加上通脹需要計算服務等價格,需要一定數據確認,因此預估最快須待今年底才可確認亞洲區是否出現滯脹。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