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公布購買銀行有毒資產計畫

美國財政部宣布收購銀行有毒資產計畫細節再次激起市場的巨大熱情。美國三大股指強勁上漲。贊成這個方案的人士認為,銀行系統的不良資產脫手之後,信貸市場將會得以恢復,推動經濟復甦。但是批評人士警告說,此舉一旦失敗將造成巨大浪費和赤字失控。

美國財政部關於收購銀行有毒資產的行動計畫在星期一一出臺立刻引起投資人的熱情歡迎。美國三大股指飆升幅度高達7個百分點左右,道指漲幅約500點,約6.8%。

有毒資產是指金融機構持有的與房貸有關的各種金融衍生產品。這些資產在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之後價值不斷縮水,嚴重削弱了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資本狀況,成為信貸市場凍結的一個重要原因。

財政部的方案提出要利用政府和民間兩方面的資源收購銀行的有毒資產。初步計畫收購5000億美元,最終收購額度可以達到一萬億美元。市場普遍期望這個公私合作投資收購有毒資產的計畫能夠幫助銀行剝離有問題的資產,改善它們的資本狀況,從而恢覆信貸市場。

*如何剝離銀行壞帳?*

紐約的FTN金融服務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夫.洛認為政府的這個方案解決了一些過去人們認為重要的難題,為剝離銀行壞帳提供了希望。

他對美國之音說:"(財政部計畫)有兩個不同的項目。一個是針對不良貸款的,另一個是針對不良證券的。貸款項目是這樣操做的: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和銀行一起確定要出手哪些不良貸款。決定後,FDIC把這些貸款拿到拍賣市場進行拍賣。財政部將和拍賣的贏家共同做出初步的投資,拍賣的贏家將從FDIC那裡得到優惠貸款擔保。"

克里斯托夫.洛表示,這就是公私共同投資的方式。雙方的初始投資部分只佔交易總額的14%,私人投資方出一半,政府出一半,其餘部分來自FDIC擔保的優惠貸款。

關於證券部分,是由私人基金和政府共同出資來購買銀行不良證券。基金經理每融資5億美元,政府就提供同樣數量的資金支持。雙方用這筆錢購買銀行的問題債券。克里斯托夫.洛說,財政部方案解決了對有毒資產的定價問題,通過拍賣的方式創造了市場。處理證券的方法也調動了私人基金的積極性。只要有人投資,基金就可從投資人那裡收取管理費用,只賺不賠。

*風險在哪裡?*

但是,幾乎所有的專家,包括制定這個計畫的財政部長蓋特納,都承認政府,也就是納稅人的錢面臨巨大的風險。此舉成功,信貸市場得以恢復,私人投資者順利償還政府資金,則各方都高興。但如果計畫失敗,納稅人將可能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美國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的保羅.克魯格曼,德州大學經濟學教授詹姆斯.加爾佈雷斯等對此提出了嚴重的警告,稱這個方案"極其危險。"

馬里蘭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彼得.莫里奇也是這個方案的批評者。他對美國之音說:"財政部的方案是把公共資金和私人資本聯合起來投放給私人投資基金,借錢收購銀行的有毒資產,把這些資產從銀行的賬目上拿掉。風險呢?真正的危險在於收購價格過高,政府最終買單,實際上是給這些銀行提供補貼。讓那些曾經製造危機的魔鬼有機會獲取大量獎金。"

莫里奇還指出,更大的風險在於,如果這個計畫失敗,換來的不是信貸市場的復甦,那麼,結果必然是資金的巨大浪費,聯邦赤字失去控制,國內經濟癱瘓。聯邦政府為財政預算赤字的融資也將會變得非常困難。

*衰退的根本原因*

莫里奇認為,這個方案反映了蓋特納在對經濟衰退的認識上跟華爾街是一致的,都認為衰退是由信貸市場凍結造成。而實際的情況是,過度的借貸和消費發展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消費者不得不減少消費,企業不得不收縮投資。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銀行恢覆信貸,消費者和企業正在經歷的"去槓桿化"也不會停止,轉而去擴大開支。

FTN金融服務公司的克里斯托夫.洛也贊同莫里奇對這次衰退原因的看法,但他認為,信貸雖然不是唯一的原因但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現在確實有很多消費者和企業需要貸款而得不到。這在實際上是加重了衰退。如果信貸得以恢復,衰退雖然不會因此而結束,但至少會在某種程度上得到好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