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月貨櫃處理量下跌兩成

全球經濟衰退對海貿活動影響不斷深化,以致港、星兩個世界級樞紐貨櫃港2月份貨櫃處理量跌幅均比預期要大。香港港口發展局公布統計數字顯示,香港的貨櫃吞吐量只錄得130.5萬箱,而新加坡港亦只錄得185萬箱,比2008年同期分別下跌20.6%和19.8%。

數字顯示,香港港口以佔月產量總數約七成的葵青港區貨櫃跌幅最大,錄得25.1%,實報93.5萬箱,跌破百萬箱大關,這是近10年僅見的現象。而中流作業、內河運輸和公眾卸貨區貨量跌幅不大,報37萬箱,跌6.5%。

較早前,香港海事處處長譚百樂表示,2009年首2個月進出港的船舶數目已減少兩成,原因是不少班輪公司有鑒於產地貨量減少,在船期安排上盡量調整運力與航班頻率,削減部分航班,減少挂港量,將部分次要點港口的貨櫃委託其他小船公司載運至樞紐港集運,甚至在樞紐港貨量降低的同時,安排部分大船停航灣水,以致大船來港數量在減少。

航商通過多種安排和措施,將運力資源盡量與運量拉近水平。這種情況尤以歐亞航線最顯著。傳統上,該些航線的競爭最激烈,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不少班輪公司以高航班密度和巧妙的船期安排來搶得貨源,但目前這種現象已全部改觀。

統計2009年首2個月,香港港口錄得292.7萬箱,比2008年同期下跌22%,其中葵青港區跌幅在21.6%,報215.7萬箱。而中流作業和內河船碼頭貨量是77萬箱,比同期下跌23.2%,這與整個中國大陸外貿出口顯著下跌情況是相吻合的。

香港船公司、貨運代理的看法,港口表現在海貿活動未有復甦之前,仍難有好轉,而船公司對開辦航班的取態亦值得注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