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 小心養大粉瘤

"皮膚腫一塊,平常不痛不痒,怎麼突然脹痛起來?"醫師表示,皮膚若突出腫塊,甚至可擠出分泌物,有可能是粉瘤,建議是盡早處理,不要養"瘤"為患。

43歲的朱先生臀部有個3公分直徑的腫塊,因為不痛不痒也沒特別注意,某天長途開車後腫塊脹痛,才知是粉瘤因壓迫造成發炎;李先生在耳後長腫塊,腫塊一變大,在自行擠出分泌物就消腫,但腫塊多年來從沒被"消滅"過,就醫才發現,原來要"斬草除根",才不會一長再長。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治醫師黃季怡說,粉瘤是表皮細胞生長於皮膚深層,形成一個囊狀物,囊中包裹著許多乳白色粉狀物質,好發30、40歲男性,常發生在皮脂腺旺盛部位,如臉部、頸部、背部、陰部或曾有嚴重青春痘的部位。

黃季怡說,粉瘤如果在短時間內快速長大,長時間壓迫摩擦,或是身體疲累、抵抗力較弱時,會容易造成疼痛、發炎感染、潰瘍、破裂流膿,因此粉瘤生長速度快及部位特殊者,最好要積極處理。

老年人、糖尿病患、免疫機能障礙患者也要特別注意,曾有40幾歲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送到醫院,才發現背後長了粉瘤,已經大到像顆"小玉西瓜",引發筋膜炎,由於患者本身不在意,對疼痛感受力較差,醫師前後花了兩個月才將其清除完,差一步就會造成敗血症,危及生命。

近來氣溫漸升,粉瘤患者也越來越多,黃季怡提醒。天氣越熱,油脂增加旺盛、皮屑阻塞分泌物更難擠出,或因汗水多容易引發感染,因此平時要避免過度日晒、使用清爽不油膩的皮膚保養品。

粉瘤若持續腫大,最好不要養"瘤"為患,尤其生長快速、影響外觀、長在容易摩擦處或抵抗力弱者,最好及早處置。

本文留言

作者劉惠敏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