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其實就是"出身歧視制度"

籍制度,很多國家都有,但是在自由民主國家,戶籍僅僅是方便公民參加社會政治經濟活動所進行的登記而以,比如你如果在自由民主國家,你搬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工作,在當地租房子居住,那麼你就成了當地的選民,你可以去當地參加投票,你的孩子就可以在當地上學,也就是說戶籍制度僅僅是告訴政府‘告訴你,我來這裡了,作為這裡公民應該享受的東西都給我拿來。'這話雖然糙了點,但意識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的不是這麼回事,中國的所謂"戶籍制度"的那個玩意兒其實是出身歧視制度,出生歧視制度又名"等級制度",也就是說在這個制度中,人一出生,就人為的按其出身的身份被分成三六九等的等級,然後按等級進行歧視,比如分為農民"級",市民"級",幹部"級",不同級別的人享受不同,比如市民"級"比農民"級"享受更好的教育,幹部"級"比市民"級"享受更好的醫療。而且這種身份的級別歧視還和地域的級別歧視同時施加給我們老百姓,一個四川鄉下的農民家庭,即使父母都在上海上班,其子女即使也在上海出生,也是農民級身份,也必須去四川的農村,去接受比他身邊的上海"級"人低級的多的四川農村"級"教育。可見這個所謂的"戶籍制度"其實是出身歧視制度,中國的所謂"戶籍制度"其實是官府告訴你,"你是下等人,來這裡,也只能享受下等人的賤民待遇。'這話雖然糙了點,但意識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大家以後不要再說掩蓋事實的什麼"戶籍",而應該使用"出生歧視制度"這樣的詞彙討論中國的歧視制度問題,否則是討論不清楚問題的。這就如同希特勒的德國社會主義(德國社會主義音譯為納粹)把對猶太人的歧視制度叫做"猶太人口管理制度",你去討論希特勒應不應該對猶太人進行口管理制度,你是討論不清楚問題的,只有改變詞彙,去討論希特勒的猶太人歧視制度才能把問題討論清楚。所以追求自由民主的人們,請拋棄"戶籍"這樣的欺世盜名的稱呼,使用‘出生歧視制度'、‘農民歧視制度'這樣的詞彙直擊本質問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