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第一次拍攝的《前出師表》(網路圖片)
中國新年前,江都收藏家杭從明花120萬元購得一件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真跡」《出師表》四條屏,一時在揚州收藏界引起不小的震動。雖然「真跡」的真偽還一時難以被專家辨別,但令杭從明「底氣」大增的是,經中國歷史博物館專家權威鑑定,該藏品紙張產自宋代。
老漢房樑上發現「岳飛手跡」
揚子晚報報導,今年47歲的杭從明,已有近20年的收藏經歷,家中藏有明清及現代名人字畫數百幅,經專家鑑定為真品的古代官窯瓷器也有十多件。而此次收藏的「岳飛手跡」,在其所有藏品中最具傳奇經歷。
史料記載,宋代名將岳飛擅長行草,從留下來的《滿江紅》、《還我河山》等作品看,其書法雄渾峻拔,氣勢磅礡,武將氣概體現得淋漓盡致。昨天杭先生從保險櫃中將4幅捲著的紙條屏拿出,小心翼翼地舒展打開。據其介紹,全套藏品分四屏,每屏規格135×37厘米,條屏棉麻紙質地,很是斑駁,顯暗灰色。
杭從明表示,去年春節後,貴州貴定縣一位姓張的73歲老教師在網上與他聯繫,想請他辨別祖傳的一幅岳飛字畫。對方告訴他,2006年年底,他在打掃祖屋時,在房樑上發現一個落滿灰塵的皮囊,取下來打開一看,竟是一套四屏發黃的岳飛《出師表》!
去年6月份,他們相約一起帶上字畫,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請專家鑑定。在北京前後呆了十多天,他們請教了故宮博物院六位字畫專家,對方以岳飛是否有真跡留存於世還存在爭議為由,沒有貿然作出判斷。但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專家對字畫的棉麻紙張進行了碳化測定,初步確認該紙張產自宋代。至於是否為岳飛真跡,專家也無法確定。
昨日江都市博物館夏根林館長表示,通常情況下,只要紙張確認為宋代,那麼是岳飛真跡的可能性就相當大了,現在鑑定界也有從紙張的風化程度來確認是否真跡的先例。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眼下市場上即使是五尺的清代空白紙張,價值也達數千元,更何況宋代的紙張了。
回到揚州後,杭從明又查閱了很多歷史資料,得知全國各地武侯祠和岳飛紀念館都有《前出師表》石刻,他通過長時間考察揣摩,基本確認張老的岳飛《前出師表》字體與石刻草書大致相同。從此以後,收藏這幅字成了老杭的一大心事。而即使在沒有確認真跡的情況下,張老先生也始終不肯出手,經過半年的艱苦談判,杭從明的誠心最終打動了張老,今年春節前,老杭籌資120萬元,終於如願以償。
如屬真跡將是國寶級文物
《前出師表》是諸葛亮於公元227年率軍北伐前,給蜀國皇帝劉禪的一份奏章。文中表示受先主劉備三顧之恩,託孤之重,一定要為「興復漢室」竭忠盡智,至死不渝。岳飛《前出師表》作於何時?有資料表明瞭岳飛書寫《前出師表》的原由,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岳飛路過南陽,謁武侯祠。岳飛寫道:「紹興戊午秋八月望前,過南陽,謁武侯祠,遇雨,遂宿於祠內……道士獻茶畢,出紙索字,揮涕走筆,不計工拙,稍舒胸中抑鬱耳。」在杭從明的藏品中也看到「紹興戊午秋月望前」等字樣。
杭先生花重金收購的《前出師表》條屏到底是真是假,揚州收藏界和市民討論熱烈。有人認為,根據天津古籍出版社編著的《岳飛書前後出師表》一書,裡面是刻石《前出師表》文字。杭先生的藏品與刻石文字字體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少地方存在不同點。有了這些差別,恰恰可能是真的。因為如果根據刻石文字仿製的話,仿製出來應該完全一樣,不會出現許多不同之處。刻石是根據手跡鑿刻的,有不同點反而比較「靠譜」。但也有人覺得,宋代到現在,印章應該很深很清晰,但藏品上印章看起來比較模糊,有造假的可能。
- 關鍵字搜索:
- 收藏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