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自今,我們一直有"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的傾向。西方人求人不如求己,中國人求己不如求人。"朝中有人好當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文化固然古而有之,那也主要是宦官專權、朋黨鬥爭的小人文化。在國寨兒女普遍以依附情結給父母壓力,已婚者敢拿父母錢,卻不敢為家人向共產黨要人權。孔子時代即有的三十而立的君子素養嚴重欠缺:對家庭、群體和長輩的依附大過個人的責任。相比西方人,依附他人的需求非常迫切。求成功和謀幸福都是勾肩搭背的團夥行為。"拉關係"和"走後門"銳不可擋已成中共國寨的鮮明特色。
一群人成幫成會,成團成圈子地玩耍和做事。創造財富經常變成拉關係巧取豪奪,化社會財富這私人的灰色收入。官商結合,權錢交易,結黨營私--挂羊頭賣狗肉,有時像夫妻、有時像父子一樣牽扯著"做生意",社會財富許多部分成為非法獲取的灰色收入。政府官員慣於做父母官把社會當作家庭,把公務做成家務,排斥公平競爭的致富方式--官商分工,權錢制衡,立黨為公,依法行政,正道致富等。公事公辦的官員如同周建湘一樣必挨"不講人情"的手榴彈炸。
"家庭情結"衍生出的"成功會"、"幸福幫",影響著中國近現代革命黨的奮鬥形式。對政黨中國人持有鄉黨、朋黨、幫會的認識和感情。黨員之間正式場合互稱同志,但私密的或者非正式場合下便互稱哥們、姐們。黨員交往雖然有黨章的明規則,卻還有"禮尚往來"、"近親遠疏"等潛規則。國民黨快步上了憲政路之後,這個問題逐漸解決。共產黨失去共同致富信仰之後,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思想指導下,官與商買士棄農工而廣推"成功會"和"幸福幫"。
人需要父母、需要朋友,這不是問題,這是生命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靠"就成了問題。古代靠君主和清官,一旦君主腐敗和清官被逐,中國就進入亂世,不死幾千萬人進入不了新的治世。當代人靠中共邪教和黨官流氓,社會必定整體腐敗,最終遭遇"天滅中共"的大淘汰,非有脫共的個人良知表態才能解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