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廚藝聽戲曲 80後:我們也很「傳統」(圖)


很多80後工作之後才學習縫補。(網路圖片)

在相對富裕的物質生活中長大的80後,一直是被社會輿論廣泛評論的一代人,給人的印象是叛逆、扮「酷」、厚今薄古,但隨著他們逐漸走向社會,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微妙的變化,80後開始回歸傳統,從不干家務到主動學習廚藝,從大手大腳到變得節儉,才開始學起了廚藝、聽戲曲、學四書五經。

手機挑廉價 服裝網上「淘」

據《廣州日報》報導,鋪張浪費、喜歡攀比一直被認為是80後的特徵,手機半年一換,衣櫃裡有穿不完的衣服,衣服鞋子非名牌不穿。其實,80後也懂得節儉,尤其是進入社會工作的人。

半個月前,小黃參加某同學婚禮,發生一起怪事,一圍桌10個人用的竟然都是最便宜的手機——黑屏、直板,除了打電話發簡訊外,幾乎沒有多餘的功能。朋友笑稱,該手機防盜(太便宜,小偷也看不上)、防浪費,因為上不了網,還可以省話費。

不僅手機方面追求實用,連穿著上也懂得務實了。佛科大園藝系學生小林透露,今年整個夏天自己買4件衣服,但不超過150元,「都是在淘寶上淘的,一件三四十元」。80後的衣著觀有新的改變,從一味的追求名牌時尚,逐漸變為「合適就好」。

愛上戲曲和四書五經

80後被老一輩人評論的另一宗「罪」是,喜歡好萊塢商業大片、聽大吵大鬧的搖滾樂、看的是魔幻小說,但就是反感中國的傳統文化,被老一輩人視為精粹的戲曲、民樂、名著等,在他們眼裡只是「活化石」,很不潮流。

白領小虎對自己愛上京劇也感到很不可思議,他說,以前在家裡,爺爺聽京劇我就往外逃,可現在不同了,我也成了京劇發燒友。以前從沒有完整讀過一本古書的小虎,最近還讀了《大學》。

同是80年代生,如今已做到公司管理層的陳先生最近也研究起《禮記》來,他說:「說起管理,一般人都會想起國外的學說,其實中國的四書五經裡也包含了很多管理的思想」。

進修廚藝學 做家務活

「雞翅斬成翅尖、翅中和翅根三節,用少許炒菜油把它們翻炒一下,倒入可樂和醬油,大火燒開,小火煮20分鐘,再用大火收汁」。白領小雨流利地介紹著可樂雞翅的做法,像一名「掌廚」多年的師奶。「大學畢業之前,我從來沒有做過飯」,小雨介紹說,廚藝是工作後才學的。

1984年出生的大男孩阿秋,去年畢業後在佛山當公務員,他住的出租屋常常一塵不染,讓朋友們總是大吃一驚。「我以前不愛搞‘內務’,但第一次約女朋友到家裡玩時,看到裡邊的‘慘狀’,死活不肯進去,自己心裏大受刺激。」阿秋說。

像小雨和阿秋一樣開始注重「內務」的80後還不在少數,曾經懶惰的他們,如今開始走進廚房,開始變得比較勤勞自願承擔起家務活。佛山市華某烹飪培訓中心負責人張先生介紹說,前來學習做菜的人群逐漸年輕化,其中有3成以上是80後,「很多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女孩子」。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