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救經濟 降息撒錢統統來

金融危機尚未解除,各國政府目前重心已轉移到防止經濟陷入衰退。各國以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雙管齊下的手段搶救經濟,除不斷丟出振興經濟措施外,也相繼祭出降息手段。紐西蘭和瑞典兩國央行23日均以經濟前景黯淡為由宣布降利率,並暗示可能繼續降息。

紐西蘭準備銀行(央行)23日降息4碼至6.5%,降幅是該行1999年3月採官方現金利率(OCR)為基準利率以來最大。央行總裁巴勒德並暗示可能繼續降息,只是降幅不會像這次這麼大。該行9月已降息2碼。巴勒德在聲明中表示,當前金融市場動盪,加上全球經濟成長前景惡化,是促成此次降息決策的一大關鍵。

瑞典央行23日也宣布降息2碼,基準利率成為3.75%,為兩週內第二度降息。該行並在聲明中表示,接下來半年內需要再降息2碼。

瑞典央行表示,降息的目的是減輕金融危機對經濟的衝擊。該行強調金融危機自9月中開始惡化,並坦承"如今已明顯影響瑞典的經濟發展",導致就業市場疲軟,通膨減緩。

降息能降低市場取得資金的成本,有助於帶動投資、刺激經濟發展。為提振景氣,各國目前普遍採用的另一個措施,就是大幅增加預算,繼續端出一個又一個振興經濟方案。

例如美國打算提出第二套刺激經濟方案,日本下週也可望跟進,英國下個月將加速對房市、能源和小企業的支出,德國考慮退稅。泰國則表示可能放寬財政政策。

資本經濟公司(Capital Economics)首席國際經濟學家傑索普表示,現階段政府的財政政策可能比央行的貨幣政策更有效力。金融體系凍結時,降息的效應較小,效果也不會立即顯現。

傑索普同時提到,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政府也比較不會遇到阻力。他也預測,接下來這一年擴大運用自由裁量的財政政策,會成為全球的重要議題。

但經濟學家警告,若政府毫無限制的舉債下去,長期而言勢必會受到市場懲罰。荷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德認為,預算赤字最高的國家未來對投資人大概就沒有吸引力。他估計,在富裕國家中,芬蘭、瑞典、盧森堡和紐西蘭最有本錢增加預算,美國、英國和日本的籌碼最少。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