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毒奶粉事件爆發以來,在全球引起恐慌,各國在牛奶及奶製品、糖果、糕餅、咖啡、甚至食品的原料——植物性蛋白類產品中都陸續驗出三聚氰胺。香港發現至少5個腎結石兒童。目前,全球都加強檢驗來自中國的進口食品,目前已經有30多個國家,紛紛採取禁止進口、召回和加強檢疫等措施。
根據初步的統計,截至目前為止,禁止進口和出售中國產奶製品的國家和地區有:臺灣、印尼、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菲律賓、不丹、汶萊、柬埔寨、肯尼亞、坦尚尼亞、蒲隆地和加彭。另外,日本、印度、越南、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歐盟(EU)國家,只召回出現問題的中國產品或加強檢疫。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主任哈札德表示,他們無法知道哪些國家可能進口毒奶製品,但是由167國組成的國際食品安全署已通知各會員國,要求它們特別注意中國大陸的奶品進口及其走私品。
根據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布的最新數字,到9月25號9點,中國下架退市不合格奶製品7899.5噸,退貨770噸。
進口中國奶製品最多的是中國的亞洲鄰國,越南當局查獲18噸中國伊利牌牛奶,這批牛奶被驗出含有三聚氰胺。多國不是針對中國乳製品進行檢測,就是將產品全部下架。
日要求九萬家企業檢驗產品
日本厚生勞動省要求九萬家企業檢查其進口產品是否遭三聚氰胺污染。日知名食品企業丸大與日清食品公司相繼宣布回收含中國乳製品成分的產品。
受臺灣檢出有毒奶精影響,日本進一步宣布將加強檢驗從臺灣、南韓、印度、印尼、新加坡、泰國、孟加拉、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緬甸、香港等12個國家及地區的加工食品,以避免含有三聚氰胺成分的加工食品輾轉進到日本。
南韓在中國和香港進口的兩種餅乾中驗出高量三聚氰胺,南韓當局23日晚間下令禁止所有中國奶粉制食品進口,直到中國食品安全獲得保證為止。自2006年以來,因檢測出細菌、添加物、致癌物等而銷毀的中國餅乾和麵包,累計銷毀達到40.6噸。
東南亞各國紛下禁售令
新加坡從上星期五(19日)開始禁止進口和銷售來自中國的所有奶製品,也擴大檢查範圍,只要追查到製造商使用的原料包括中國牛奶和奶製品也一律下架。目前共查獲8種中國奶製品含三聚氰胺成分,包括人們熟知的大白兔奶糖。
馬來西亞也禁止所有來自中國大陸的嬰兒配方奶粉、牛奶及奶製品進境。緬甸宣布查封及銷毀所有自中國大陸進口的嬰兒配方奶粉。泰國早前宣布禁止進口中國大白兔太妃糖,25日泰國再下架六項奶製品。
印度外貿部門宣布25日已下達進口禁令,「中國生產的牛奶和奶品等乳製品自即日起,禁止進口三個月。」。越南和尼泊爾已暫時禁止銷售所有中國奶製品。
紐澳24小時下架中國糖果
澳大利亞目前發現超過5種中國的奶粉產品或以奶製品為基礎的產品含三聚氰胺。澳洲和紐西蘭政府25日下令回收遭到三聚氰胺污染的中國進口糖果,預期從中國進口的「大白兔奶糖」將在二十四小時內全數下架。
港急立法 臺急頒禁令
針對部分鮮奶、奶粉和雪條冰淇淋含三聚氰胺事件,香港22日宣布緊急立法禁止食品添加不適當的三聚氰胺,23日刊憲,即時生效,又會加快制訂《食物回收法》。最新問題食品包括一款產自黑龍江的雀巢奶粉,以及雀巢一款餐飲業用純牛奶。
臺灣行政院衛生署宣布22日起禁止任何摻有中國大陸產制奶粉、乳製品、奶精產品、原料通關,包括雀巢、雀實、升緁等18家自中國大陸進口乳製品。臺灣發現全世界第一起中國產制植物性蛋白類產品含三聚氰胺。
美FDA抽查千家亞洲超市
繼早前警告消費者不要食用來自中國的奶製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23日發表聲明,FDA已經聯同各州和地方官員開始了一項全國性的調查,FDA調查員已經到訪了1千多家亞洲零售店,檢查亞洲超市中有無已經被帶入美國的中國制奶粉。此外,FDA已經擴大了對美國國內產品和進口產品的抽查,牛奶萃取的原料,中國牛奶製成品的糖果、點心和飲料等。
加拿大也加強對中國產品的檢測。很多超市自動回收和下架可能有問題的奶製品。而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則禁止出售中國奶製品。
歐盟明確禁止中國嬰幼兒食品
歐盟執行委員會25日表示,將明確禁止所有源自中國、含有任何奶類成分的嬰幼兒食品,確保不會以任何形式進口此類產品。同時建議對來自中國,含有奶粉成分的食品加以檢驗和限制,這一禁令於26日生效,相關產品包括巧克力和餅乾等。
丹麥國家食品局已下達了禁止進口來自中國大陸食品的禁令。並於謹慎起見,在近日成立了食品檢查小組,在全國巡迴突擊檢查有可能非法進口中國食品的渠道。
義大利23日起全面加強對於自中國進口食品的管制措施,直到中國達到歐洲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為止,並督促進口商確保所有進口的食品不含源自中國的牛奶及乳製品。
非洲坦尚尼亞等全面禁止中國奶製品
非洲國家坦尚尼亞、肯尼亞、蒲隆地和加彭也宣布全面禁止來自中國大陸的奶製品入境,包括酸乳酪、冰淇淋粉及巧克力等。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