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唐詩欣賞:瀑布聯句

 2008-09-21 19: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瀑布聯句

香嚴閑禪師 李忱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作者簡介】

香嚴閑禪師,當時廬山上的一位高僧。  李忱(公元810─859),即唐宣宗。在位時(公元846─859),重視科第,也經常與學士們作詩唱和。《全唐詩》存其詩六首。

【字句淺釋】

解題:唐宣宗曾經遁跡山林為僧。有一次與香嚴閑禪師同行。禪師說他吟誦瀑布得到一聯詩,但後面的接不上了。宣宗願意續成。於是禪師說出前兩句,宣宗續出後兩句,合成了一首氣勢磅礡、富於激情的千古名詩。聯句: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依次出句,相聯成篇,可以一人出一句、兩句或多句。這種方式很難寫出佳作。壑:溝,山溝。 澗:兩山之間的溪流。

【全詩串講】

流轉過了千岩萬壑不辭辛勞,從遠方才能看到它出處很高。
小溪山澗怎麼能把它留得住,它終究要流歸大海化作波濤。

【言外之意】

在那重巒迭嶂的山間,無數涓涓細流、甚至尚未成流的滴涯響水,在日夜不停的走著自己生命的路。它們一邊走、一邊彙集,失去小我、成就大我,逐漸成為潺潺的、歌吟般的小溪,再一起注入山澗,成了氣勢磅礡的山泉,在歷經千岩萬壑之後,奔到崖前,一躍千丈,形成壯觀的瀑布奇景,引起人們由衷的讚嘆。在近處,人們看到瀑布水霧蒸騰,聽到其獅吼般的聲音。但從遠方觀察時,才能看到其來自雲煙繚繞的高峰,給人銀河落九天的感覺,大有壯志凌雲的氣魄。這樣雄偉壯麗之物,小溪和山澗又哪能把它永遠留住呢?它最終勢必要回歸大海,化作千頃波濤,成就自己生命的宏偉篇章!

一位未來的皇帝,和一位似乎知道未來的高僧,看到瀑布而詠物抒懷,聯句成詩,寫出了一首暗示著未來大事的唐詩名篇,真乃千古奇罕的美談。揭開文字表面內涵的帷幕,禪師是說宣宗出身高貴,而且能不辭千辛萬苦、歷經磨煉。但他卻不願直接告訴宣宗未來的命運,推說自己的詩作不下去了,要宣宗來表示自己的心胸和志願。宣宗接過話頭,表達了自己不甘寂寞、誓有作為的志願。後來,宣宗果然坐上皇位,使得此詩成了一首帶有預言性質的詩。

禪師當時知道宣宗日後能成大業嗎?多半是知道的。凡是歷史上真正的高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宿命通,即預知功能。可以預知幾十年後未來事件的修行者是相當普遍的。

来源:正見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