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調整仍將繼續

從2007年開始持續上漲的物價,教會了大家一個經濟學術語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最近連續四個月來,CPI漲幅持續出現回落,大家鬆了一口氣,這個時候,另一個統計概念,PPI,也就是工業品出廠價格,冒了出來,這兩個月來,儼然取代CPI成了大家關注的新話題。

中國統計局公布8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比2007年同期上漲了10.1%,再度創下十二年來的新高,到底是什麼原因推動著PPI異軍突起?

中國統計局發布了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就是CPI比2007年同期上漲4.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3%,非食品價格上漲2.1%;消費品價格上漲6.0%,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4%。這是14個月以來CPI漲幅首次降到5%以下,對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松奇認為,食品價格同比漲幅繼續回落是主要原因。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松奇稱:由於糧價走低,中國自2007年豬肉價格高峰,到現在,中國的農民、中國養豬的企業,生豬畜養量正在恢復,而且現在快到了出欄期了。

但與此同時,另外一個重要的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工業品出廠價格,也就是PPI的漲幅卻達到了驚人的10.1%,就在一個月前,中國統計局曾宣布7月份PPI比2007年同期上漲10%,這已經是中國PPI自1996年以來的最高漲幅,數據公布當天,股市遭到重創,滬深股市分別暴跌5.21%和5.64%,上證綜指更是一度失守2500點,如今,8月份PPI漲幅再次刷新了該記錄。

王松奇稱,PPI主要是由國際大宗原材料進口價格推升的,特別是在中國,在經濟增長速度9%以上的時候,大宗原材料都需要進口,大量進口。

在PPI中,生產材料價格比2007年同期上漲12%,成為PPI漲幅高企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國石油進口依賴度已高達40%,2008年首季度,中國又從多年來煤炭淨出口國的角色變成了煤炭淨進口國,原油、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煤炭、化工原料等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的普遍上漲,已經在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經濟運行。

王松奇稱,原材料比方說鋼鐵,中國是現在世界上第一大鋼鐵生產國,然後鐵礦石正在輪番漲價,巴西的淡水河谷,然後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公司,在輪番漲價,這個鐵礦石的價格的上漲,它就會造成中國整個鋼鐵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然後中國的鋼材出廠價格會相應地提升,中國現在連廢鋼材都賣到6000多元人民幣一噸,而且有時候都買不到。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