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屏賓自1977年起便加入電影行業,攝影風格洗煉沉穩,1988年,在臺灣電影一片不景氣聲中,電影工作人員紛紛面臨轉業困境,唯有李屏賓深受港人重視,除了與臺灣、香港導演合作,近年還擴展至大陸及亞洲其他地區。同時他得獎無數,更以《花樣年華》在坎城獲得攝影獎,是國片技術人員在國際影展所獲的最高榮耀。
獲得今年(12屆)國家文藝獎電影類的李屏賓,是一位與臺灣新電影歷史密不可分的資深攝影師。從影至今超過30年的李屏賓,總是如同光影般出現;在漆黑電影院的大銀幕上乍現,隨後一閃即過,他的名字對不少人來說是陌生的;他是來去不留痕跡,但是卻又處處如影隨形,主要是經他呈現的作品經常獲獎。李屏賓身型高大,加上一臉大鬍子,展現出臺灣男性少見的"漢子"外型,圈內後進都稱他"賓哥"。
長鏡頭風格 在國際揚名
他是導演侯孝賢最倚重的合作夥伴。侯孝賢最重要的作品包括《戀戀風塵》、《戲夢人生》、《海上花》、《千禧曼波》、《珈琲時光》、《最好的時光》以及最近的《紅氣球》等片,都是與李屏賓合作的結晶。由於侯孝賢向來習慣讓演員在真實環境中自由演出,事先沒有明確劇本,攝影師必須有極高默契才能在現場快速反應。(圖/王雅蘭)
李屏賓與侯孝賢天衣無縫的合作,創造出獨特的招牌美學。兩人搭檔不僅奠定了侯孝賢舉世知名的長鏡頭風格,更讓國片在國際間閃耀發光,《戲夢人生》、《千禧曼波》分獲30、38屆金馬獎最佳攝影。李屏賓並以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獲得坎城影展高等技術獎,是國片技術人員在國際影展所獲的最高榮耀。
李屏賓,1954年出生,父親是軍人,收入微薄,再加上子女眾多,生活過得十分清苦。雖然日子過得不寬裕,但是精神生活卻很豐富。李屏賓清晰記得,小時候父親常帶他們到鳳山戲院看電影,碰到軍中康樂隊演出話劇、京劇、河南梆子、相聲,全家人也不會錯過。
口袋沒錢 也要看電影
6歲那年,父親過世,一家人的重擔全壓在母親身上,由於生活太苦,李屏賓及弟妹先後被送到木柵國軍遺族教養院,當時他才讀小學3年級。儘管遠離老家,但是李屏賓一點也不懼怕,不但不怕,他還很喜歡這裡的生活。其中最讓他津津樂道的是,教養院經常會放映電影給孩子們欣賞。
李屏賓說,他喜歡看電影就是在教養院漸漸養成的。那時候他最喜歡看香港明星於素秋、蕭芳芳、陳寶珠主演的武俠片,什麼《雪峰魔女》、《五毒百骨鞭》、《玉釵盟》、《青城十九俠》,一部都不少。每次看完都覺得心情特別愉悅,對電影中的人物更是崇拜得不得了。
初中畢業後,李屏賓考取基隆海專,因為離家太遠,他選擇住校。李屏賓坦承,4年海專他讀的書有限,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打架,一言不和就可以跟對方對幹起來,彷彿不打架,日子就過不去似的。另外一件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電影,五光十色的電影可以平撫他毛燥、不安的心情,整個人變得開朗起來。可以說,在那個血氣方剛又叛逆的年齡,電影陪他走過這段孤寂的歲月。
為了看電影,李屏賓可以省下吃飯錢,口袋再沒有錢,也要想辦法看場電影。雖然愛看電影,但是李屏賓從來沒有考慮日後要朝電影發展。
不想混飯吃 努力做下去
1977年,李屏賓從軍中退伍,正好碰上中影公司招考技術人員,他也跑去報名,主要想謀得一份工作。考試的題目他都不會,只好左看看右看看,再胡亂猜一通。結果竟以候補的身份進了中影技術人員訓練班,從最小的助理做起。提起這段往事,李屏賓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回憶當年的情景說:"進入中影前,我對攝影一竅不通,也沒摸過任何攝影器材,連最起碼的照像都不會,可是我運氣好,被分到攝影組,一切從零開始學習。"
攝影助理整整做了7年,拍了4、5部電影及一些記錄片。助理的薪水少,入行前5年,薪水只有2千元,大概是一般受薪階級的4分之1,只夠車馬費。當初與他同時考進去的技術人員,忍受不了這種待遇,陸陸續續走了一大半,李屏賓卻留了下來,他說,當初他進考進中影,不過是想混口飯吃,等正式接觸攝影工作後,才發現長久深埋他心裏對電影的那份愛,像泉水般的大量湧出,且源源不絕,他決定把握這個機會,努力做下去。
精確抓住導演要的鏡頭
1984年,王童開拍《策馬入林》,做了7年攝影助理的李屏賓,終於熬出頭擔任攝影,正式踏入攝影師之路。《策馬入林》曾獲1985金馬獎最佳美術、最佳服裝設計,並獲亞太影展最佳美術指導及最佳攝影獎。剛嶄露頭角的李屏賓以此片拿下他生平第一座獎項。《策馬入林》是根據作家陳雨航的原著改編古裝奇情電影,將時空放置在唐朝末年的亂世,不僅凸顯了中國古代的惡質環境,同時也在這些紛亂衝突中建構了一段看似無情卻又有情的情感互動。
類似這樣的題材在古代的真實環境中比比皆是,在愛與恨的矛盾中想放置一份男女真情是一件相當令人期待之事。問題是要精細地去處理這樣令人躁動不安的人性環節是困難度極高的挑戰。"策"片的山賊其實都沒有高強的武功本領,他們依持的是眾人的團結,如果落了單,這名山賊便什麼也不是。
影評家黃英雄曾表示,"策"片的攝影在處理這一段相當出色;從鏡頭切入的角度讓觀眾感染了山賊的惶恐不安與不歸路。如果有一丁點的希望,相信他們也不願被安上"山賊"之名的。李屏賓處理這個鏡頭,完全無誤的掌控到導演的想法,也就是他替代了導演,把導演所想要的東西一次抓到。不僅如此,往後李屏賓與侯孝賢多次合作,每次均能精準地抓住導演想要的鏡頭,他是如何做到的?
李屏賓表示,第一次跟侯孝賢拍《童年往事》時,侯導跟他說了一些他年輕時覺得很有感覺又很有味道的對白,令他印象十分深刻,他想把這些有味道的對白用到鏡頭上,也就是讓鏡頭自己說話,"這是一件很難的工作,我每天都在動腦筋構思如何鏡頭處理的有感覺、有味道。我慢慢會透過不同的特寫、一個空鏡頭去尋找,每次都會做記錄,找出它的優缺點,不斷改進。"
李屏賓坦承,事實上能夠抓住導演要的鏡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看到的都是他成功的地方,事實上,失敗的更多,不會有那麼多的好機會,但是我很樂意不斷嘗試。"
鍥而不舍棄追求夢想
為了有更好的成績,李屏賓每天工作結束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拍的前後故事內容看一遍,每一場戲的主題也看一遍,然後想辦法把它們連接起來,這是他拍攝的方法。讓鏡頭順暢無瑕。有人問他如何能夠做得這麼好?他的答覆是:"我隨時注意周遭發生的事,存在我的記憶庫裡,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影片上,一旦用上了,成效一定很好。"所以,別人看似無聊的事,李屏賓卻從中看到趣味,看到生命。
李屏賓經常會跟同行的朋友說:"你瞧,那些樹葉在說話。"朋友露出狐疑的眼光:"是嗎?你是不是工作太多,神經出問題!"李屏賓的朋友都覺得賓哥最愛唬哢人,在院子裡看到一片落葉掉下來,就發表一篇謬論,說樹葉趁風起舞,看見葉子在顫動,就說它在說話,"真是騙死人不償命。"
李屏賓說,所謂樹葉會說話,就是當所有的樹葉都停止動的時候,有一片樹葉子仍在舞動,"它不是在說話嗎?"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你我眼前,但是,很少人會去注意它。我是靠光影工作,所以常常留心那些光影流瞬間的小小變化。
李屏賓並透露,電影《花樣年華》的藝術指導張叔平有一個習慣,在家時都開著電視機,鎖住他最喜歡的頻道上,但是,他並不看,偶爾路過時瞄一眼,某一個角度看到某一種色彩,會觸動他一些想法,他迅速記下這個過程,找機會應運在他的作品上,"所以不要忽視你周遭的事物,有一天你可以派上用場。"
成名之後的李屏賓經常被問及:"你如何對電影產生興趣?如何從攝影師進到電影這個行業?"他的答覆總是這樣:"如果你真的想做這個行業,除了對電影有狂熱的愛之外,必須鍥而不舍,有一天終會達到你的夢想。"李屏賓最愛舉日本製片山本一郎的故事做例子:山本一郎還在唸書的時候去看侯孝賢的"童年往事",一場看完還想繼續看第2遍,於是他躲進廁所等電影放映時再出來。不巧被經理髮現,經理覺得很奇怪,這個年輕人已經買過票看過了,為什麼還要躲到廁所看第2遍?山本一郎說,他很喜歡這部電影,捨不得出去,所以躲進廁所想看第2遍。照規矩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但是經理卻破例安排他打掃廁所,掃完後就可以再看一次。後來,山本一郎成為日本很有名的電影製片人。
最差的環境 最好的回憶
李屏賓說:"喜歡電影,就是進入電影這個行業的第一步。"但是,這還不夠,最重要的是"堅持","沒有一顆鍥而不舍的企圖心,很難在電影業立足。他說,能夠進入這個行業的人,都是因為熱愛電影,再加上不斷地努力,一心一意朝電影發展,堅持到最後就會成功。"
1988年,在臺灣電影一片不景氣聲中,電影工作人員紛紛面臨轉業困境,唯有李屏賓深受港人重視,邀他赴港為潘文傑導演的"江湖接班人"掌鏡。其後他擔任許鞍華導演的《女人四十》(1995)和《半生緣》(1998)等片的攝影指導。《女人四十》亦曾在第32屆金馬獎中奪得最佳攝影獎。2000年的《花樣年華》是他第二次與王家衛合作的電影,過去他曾在王的《墮落天使》一片中擔任第二組攝影工作),憑藉此片,李屏賓得了坎城影展、金馬獎、亞太影展三個最佳攝影大獎。
除了臺灣與香港導演,李屏賓近年合作的導演也擴展至大陸及亞洲其他地區,包括大陸導演田壯壯的《小城之春》,越南導演陳英雄的《夏天的滋味》等片也都由他掌鏡。《不能說的秘密》是周傑倫首度擔任導演的作品,他曾多次表示這部片能有好成績,李屏賓坐鎮是最重要的關鍵。
從助理攝影師、電影攝影師到成為國際攝影師,李屏賓已成為亞洲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師,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他最喜歡的作品,居然是剛出道拍攝的《策馬入林》及《童年往事》。
"那時候拍片的環境差得不得了,攝影器材、底片都不好,但是,我很年輕,有揮灑不完的熱情,想辦法克服這些困境,敢闖敢拚;沒有空間,硬闖空間。現在拍片雖然也很辛苦,但是空間沒有了,因為有太多東西沉澱在我心裏,空間太大反而變成沒有空間。所以我最好的回憶,都是在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年輕時代。"
- 關鍵字搜索:
- 鏡頭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