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南京明故宮屢現奇聞怪象(圖)

 2008-09-02 11: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明故宮遺址及其附近屢現怪異的交通事故、詭譎的死亡事件。 (網路圖片)

明故宮遺址及其附近,一向充滿神秘色彩。近些年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沉睡幾百年的皇家宮闕偶現冰山一角,圍繞這一帶的奇異傳說更撲朔迷離。怪異的交通事故、詭譎的死亡事件,不可思議的奇聞,在民間廣為流傳。

據現代快報報導,位於大西洋的百慕大地區,充滿了死亡、神秘,和不可知的力量,被喻為"魔鬼三角地帶"。有人將明故宮一帶比做南京的"百慕大",夜間不敢涉足,開車繞道而行。

交通事故現場 誰把路口換掉了?

在新街口一家媒體工作的金先生(化名),2007年11月某日深夜下班回家,開車沿中山東路由西向東,準備出中山門,去東郊的住所。這條路金先生幾年來天天夜裡都走,熟悉的路況和環境,用他自己話說,是"閉著眼睛都能開"。

金先生過瞭解放路口開上非機動車道。因為修地鐵,那段路臨時允許機動車行駛。這天邊道上暢行無阻。前方大約四五十米遠,出現一個路口,金先生看了一下,是綠燈,便放心地從路口過去了,金先生看到,眼前是清溪路口,與中山路形成丁字路。前方了無障礙,車子強大動力推著他勇往直前。

就在這時,他隱約聽到一聲驚叫,接著砰砰兩聲巨響,車身猛的一震,眼前一黑,臉上就麻嗖嗖的,所幸有安全氣囊擋著,金先生冷靜了一下趕緊搖下車窗,這才看清,眼前一輛紅旗鼻子撞歪,另一輛寶馬兩扇側門稀巴爛,氣帘像兩塊抹布掛著。出事了!

老金奇怪,丁字路口他們怎能撞上來?圍觀的路人卻告訴他,這是明故宮西口。他朝右邊一瞧,傻眼了:丁字路變成了十字路口!更讓他驚詫的是,路口如此開闊,出事前一瞬間,兩輛車開到眼前怎會視而不見。見此情景,保險公司出險員一口咬定他喝醉了。可是當即驗血證明,金先生滴酒未沾。

詭異的是,事後寶馬車主也多次說,出事前瞬間,她也是忽然失掉反應,對外界茫然無視。不然,她跟在紅旗車後側,只要剎一下,也不會撞上來。

光天化日 肇事車失蹤

2008年7月14日上午,天氣晴朗,55路公車駕駛員王強(化名)駕駛著熟悉的車輛,沿著固定的線路,一路開來。大中橋-公園路-金城集團─解放路......這條道路,太熟悉了。而這個時間段,又是上午10點多鐘,交通早上高峰基本過去了,車子很好開。

很快,車子拐上了中山東路,最近這裡路況比較複雜。王強下意識地定了定神,全神貫注地注視著路面。過了御道街東口,車子接近了南航北大門。就在這時,王強突然感覺旁邊有一輛車子要超車,從直覺判斷,那輛車子速度極快。本能之下,王強趕緊左打方向盤,但就在這時,他才發現,左邊竟是地鐵圍擋,而就在前面,一根粗壯的法國梧桐樹枝椏已經迎面扑來。

刺耳的剎車聲中,車頭逕直撞上了法國梧桐,枝椏將前擋風玻璃擊碎後,衝進了駕駛室,又將車頂掀開。王強臉上頓時鮮血直流。而車裡的乘客,也是東倒西歪,哭喊聲一片。

意識模糊的王強,想知道旁邊的車子怎樣了。然而,車門打不開,他的身子也動不了。

迅速趕來的交警很快查驗了現場,奇怪的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車禍發生當時旁邊有車要超,也不可能超過。事後媒體採訪時,王強對這詭異現象不願多談。

太廟遺址動土後 怪事連連

2002年,明故宮遺址附近一家單位新建大樓,可打地基時卻意外地挖到了不少木樁和琉璃瓦片,據有關部門考證,這裡是明代太廟的遺址。一時間,"太廟遺址上大興土木"的消息傳遍了全城。

一場現代都市建設與古代文物保護之間孰輕孰重的爭論開始,最終,新大樓還是拔地而起。然而,大樓建成後,一連串的離奇事故還是不期而至。

"那是因為在太歲頭上動土了。"當年就在附近上班的一位保安言之鑿鑿,一邊說著一邊壓低了聲音,"這種事我們都不敢亂說的。新大樓開工沒多久後,一位民工被電死了。"

而更怪異的事還在繼續著,據另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男士回憶,厄運首先粘上了一個年輕女孩。她在附近正常行走,一輛卡車從她身邊駛過。因為在單位內部,車輛行駛的速度並不快,可意外偏偏發生了。卡車從女孩身上慢慢碾過,很快,女孩就沒了氣息。

據在該單位工作過的一位元先生說,大樓興建後,在該單位正常的實驗中,一向十分保險的實驗器材也忽然出了毛病,一個年輕人被電死了。更蹊蹺的是,今年五月的一個凌晨,傾盆大雨中,一位男士從二樓跳下,雖然樓層不高,人還是當場死亡。

一而再,再而三地出事,古老的太廟似乎真和現代人較上勁了。所有這些,到底是偶然巧合,還是真的有一種神秘力量在操控?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