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早報報導,蘇寧在訪談中指出,目前有一定比例的異常外匯資金,主要通過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利潤匯回、僑匯、外商直接投資、金融機構、地下錢莊等渠道流入境內。由於外匯資金大量流入,導致外匯佔款大幅增加,不僅加劇流動性過剩的矛盾,加大了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上漲的壓力。
報導稱,央行副行長蘇寧的表態被視為決策層已經高度關注熱錢"大進大出"所帶來的風險。一位業內人士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走低,我身邊不少朋友都擔心是由於外資撤離的拋壓所致,都開始將手頭的人民幣重新換成美元了。"
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專家張明此前曾進行過相關的測算,目前潛入中國的熱錢可能多達1.75萬億元之巨。即便按照市場上最為保守的估計,熱錢也約有4000億元左右的規模。如此大規模的資金如果突然流出,對於實體經濟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
復旦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說,目前宏觀經濟基本面不容樂觀。揣著"熱錢"對前景不明朗的擔憂,選擇離開不足為奇,"從1994年和1997年的金融危機來看,經濟放慢往往先於外匯資金大規模的流出。"
"此外,由於政府更傾向於‘制度救市',而不是直接投入資金‘托市',這使得大量投入中國資本市場的熱錢開始考慮‘掉頭'流出中國。"孫立堅說。
深圳第一創業證券經濟學家王皓宇更是直陳:"中國在過去幾年中沒能阻止大規模資本流入,我認為也將無法通過資本管制來控制資本外流。"
不過,對熱錢出逃也有持相反觀點的,財經雜誌首席經濟學家瀋明高則認為,由於用外匯儲備增量與直接投資(FDI)和外貿順差之差來衡量資金的淨流入或"熱錢"具有很強的季節性特點,因此近幾年外匯資金的淨流入並不一定會導致未來資金的大規模逃離。
報導指出,從蘇寧的表態來看,市場人士將此解讀為決策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出臺更為嚴厲的後續監管政策。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