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離本來性質
奧運會到底是什麼性質的國際活動?這個常識現在對不少人成了問題!
奧運會是國際民間體育活動。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下,籌辦本屆奧運會成為了中國政府的"重大工作",這反映了中國民間社會的極度不發育和中國官僚社會的過度發育。中國把奧運會這一民間體育活動變成"政府主導",偏離了奧運會的本來性質。
其它國家舉辦奧運會通常是"民間主導"。由本國民間的奧委會會同舉辦城市,一起籌備運營。中央政府一般不參與籌辦。"民間主導"的奧運會不帶政治色彩,不具意識形態傾向,注意節約開支,鼓勵各國人民自由交往。中國的"國有奧運會"就不會有這些優點了。在"政府主導"下,北京奧運會成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盛世讚歌",成為了"百年期盼"的狹隘民族主義的誇張幻覺,成為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昂貴最靡費的體育比賽,成為了新聞自由的禁區,甚至成為了管制觀眾的特別場所!
不是超級大國入場券
不僅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超級大國蘇聯舉辦過奧運會,小國-譬如希臘也舉辦過奧運會,中等國家-譬如澳大利亞同樣舉辦過奧運會。如果認為中國辦了奧運會,就拿到了超級大國的入場券,那就太幼稚了。
舉辦奧運會體現的是一個國家承接國際體育賽事的能力,而不是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與世界地位。其實,中國籌辦奧運會,不但沒有表現出它將成為超級大國,而是表現出它還遠不是超級大國:中國籌辦奧運會的過程暴露出基礎設施嚴重落後,環境污染舉世矚目,食品衛生令人擔憂,強制拆遷民怨沸騰,如此這般不勝枚舉。
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家,為了籌辦一次奧運會,上下全面動員,傾國傾城竭力,甚或草木皆兵,這哪裡有超級大國的雄風!
亦非民主化機遇
有人曾說:二零零八年北京奧運會是中國民主化百年不遇的機遇。這太抬高了奧運會的作用。一個國際民間體育活動如何推動中國民主?
前述說法舉出一個類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首爾奧運會推動了韓國民主化。這個類比很不準確。韓國民主化的機遇是一九九三年民主派在總統普選中獲勝執政,而不是首爾奧運會。韓國民主化的要件有三個:其一,存在著總統普選制;其二,存在著建設性的、強大的民主派;其三,原有的統治集團放棄了用暴力鎮壓民主競爭的傳統方針。這三個要件缺少任何一個,就不會有韓國的民主化。中國民主化的要件是北京奧運會?
以胡錦濤為首的中共第四代領導人完全不想認同民主化,不管是有北京奧運會,還是沒有北京奧運會,也不管是在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前,還是在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後。
奧運會之後,中國的政治不改革將依舊,人權狀況不良將依舊,普遍腐敗將依舊,貧富兩極分化將依舊,支持一切專制國家的外交政策也將依舊。
一言以蔽之,此次奧運會對中國和世界都不代表任何機遇。
- 關鍵字搜索:
- 方覺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