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幻覺-全球經濟整合能避免戰爭?
截至目前,高加索地區戰事對國際經濟影響相當小,但筆者懷疑這場戰爭會不會是一個前兆,預示當前第二次全球化,可能步上(地理大發現後的)第一次全球化的後塵。我們的祖父輩生活在一個大體上自給自足和"內向型"國家經濟的世界裡,但我們的高祖父跟我們一樣,是處於一個進行著大規模國際貿易和投資的世界。這個世界後來被民族主義摧毀。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曾描述一次大戰前的世界經濟:"倫敦居民在床上啜飲早茶時,可透過電話訂購全球各式產品,並以同樣方式將財富投資在世界各地的天然資源和新企業。"
當時的倫敦人認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且只會越來越好...軍國主義、帝國主義、種族和文化對立,乃至壟斷、限制、排外等諸多計畫和政見,顯然不會給社會和經濟運作帶來任何影響。
但接下來卅年,全球卻遭遇戰爭、革命、政治動盪、大蕭條和更多的戰爭。二戰結束時,全世界在經濟和政治上皆分崩離析,經過幾個世代才回覆過來。
因此,世界可不可能再次崩解?答案是肯定的。
以當前糧食危機為例,多年來我們被告知自給自足是過時的觀念,糧食供應仰賴全球市場安全無虞。可是當小麥、稻米和玉米價格飛漲時,"限制、排外的計畫和政見"又回來了:許多國家急忙禁止或限制糧食出口以保護國內消費者,使糧食仰賴進口國家陷入可怕困境。
如今又出現"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喬治亞戰事在經濟上沒啥大不了,卻標誌著"美國主導的世界和平"(Pax Americana),即美國擁有軍力霸權的時代,已告結束。這讓全球化的未來面臨真正的問題。
最明顯的是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仰賴,尤其天然氣,現在看來很危險,且可能比對中東石油的仰賴更危險。畢竟俄羅斯曾以天然氣當武器,二○○六年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
如果俄羅斯樂於且有能力用武力控制其自行宣告的勢力範圍,別人難道不會如法泡製?試想,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製造國的中國若強佔臺灣,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多大的破壞?
有些分析家認為毋需擔心,全球經濟整合能讓我們不致陷入戰爭,經商成功的國家不會從事危害繁榮的軍事冒險。但這也勾起令人不愉快的歷史記憶。
一次大戰前,英國作家諾曼.安格爾(Norman Angell)發表著名的《大幻覺》(The Great Illusion)一書。書中認為戰爭已過時,在工業時代,軍事勝利者失去的,遠超過得到的。他說得對,但戰爭照樣發生。所以,第二次全球化經濟基礎會比第一次的更穩固?在某些方面的確是,例如,戰爭要在西歐國家間爆發似乎難以想像,除了經濟關係密切,更重要的是彼此享有共同民主價值觀。
然而,世界大部分地區,包括若干重要經濟大國,並不認同這些價值觀。我們大多相信,只要經濟持續發展,這無關緊要,世界貿易將繼續自由流通,因為它利潤豐厚。但這種臆測並不安全。
安格爾形容,征服能獲得益處的信念是一種大幻覺。但相信經濟上的理性能避免戰爭,也同樣是大幻覺。今天全球經濟高度相互依賴的情況,要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脆弱,這種休戚與共的關係唯有靠所有主要國家政府明智行事,才可能維持。
(克魯曼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楊明暐摘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大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