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缶陣」硬傷:錯把酒器當樂器(多圖)

作者:章立凡  2008-08-11 10:3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圖一:缶陣

北京奧運被稱為"人文奧運",開幕式上氣勢恢宏的2008人的缶(fǒu)陣(圖一),聽聲音很像是在敲鼓,而其缶的形制,則源於1978年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銅鑒缶(圖二)。按製作材料將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竹、匏、木八類,即中國古代"八音分類法"。作為中國古代土樂器的缶(圖三),其音絕不會跟作為革樂器的鼓雷同;而其形制也與上述銅鑒缶完全不同,古樂中亦未見有缶陣的記載。


圖二:銅鑒缶(1978年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圖三:古缶圖

遠在夏、商時代,就產生了類似水碗的演奏形式--"擊缶"。缶初為先民們裝食物飲料的器皿,後發展為打擊樂器。《易.離》中記載:"不鼓缶而歌",《詩經.陳風》中亦有"坎其擊缶"。相傳古代"擊缶",是用十二個小碗敲擊成曲的。

在古代的外交場合上,曾成為折衝樽俎的利器。據太史公記載,戰國時秦王與趙王會於澠池,便發生了著名的"擊缶"故事: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作為古樂器的缶,究竟是什麼模樣呢?近年的考古發現已經給出了答案。在2004年無錫鴻山的越國貴族墓發掘中,考古人員在大墓甬道壁龕中發現了由五百多件組合樂器組成的陪葬坑,其中出土了三件盆狀的青瓷樂器。經功能分類和專家認定,這便是秦王澠池會上被迫一擊的"缶"(圖四)。


圖四:青瓷缶(2004年無錫鴻山出土)

這隻青瓷缶口徑40厘米,通高24.2厘米,內外施青黃色釉,口沿和上腹部飾細蟠虺紋,兩獸首狀寬耳,另兩側有一對稱的蜥蜴匍匐在口沿,蜥蜴的兩前肢攀在沿上,口銜缶沿,造型誇張生動。


圖五:戰國制鑄客缶(尊缶)


圖六:浴缶(蟠虺紋銅缶)

作為生活用具的缶,材質用料上有陶土製的瓦缶,還有青銅製的銅缶;在用途上則有尊缶(圖五)與浴缶(圖六)之別,尊缶是盛酒器,浴缶則是盛水器。至於曾侯乙墓出土的銅鑒缶,實為組合器,由青銅鑒和青銅缶套合而成。外套為鑒,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鑒的內壁之間有很大的空間,具有冰鎮、加溫酒水的雙重功能,有研究員將其稱為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古"冰箱"。這種鑒形制的青銅酒器,顯然與陶土樂器缶無關。

2008年8月9日 風雨讀書樓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