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戰國玉器 精工大器的風格(圖)

 2008-08-11 16:0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以後,社會的變動更加劇烈,各國之間相互交戰,人才交流十分頻繁,在學術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盛況。由於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緣故,戰國時期的手工業極為發達,使得此一時期的玉器製作,在春秋晚期的基礎上開創出自己的風格,呈現輝煌的藝術成就。本文即從傳承與演變的軌跡,說明戰國玉器在造形與紋飾上的特色,並介紹戰國玉工如何利用工藝技法,把塊狀玉料鋪展成連續性的大型器物,成為此時特有的工法。

一、規律紋飾的傳承與創新

浮雕虺龍紋在春秋晚期開始出現眼睛消失、龍形解體的趨勢,成為雲紋、榖紋、S紋隨意組合的雲榖相雜紋。戰國早期延續浮雕雲榖相雜紋的做法,並將浮雕的工序簡化為陰刻的形態,產生陰刻雲榖相雜紋。

戰國中期,榖紋從雲榖相雜紋中獨立而出,以單一而重複的形態佈滿器表,成為一種規律性的圖案。到了戰國晚期,又出現了V字形連線乳丁紋、階梯式連線乳丁紋、丁字雲紋、獸形雲紋及如意雲紋。這些規律性的紋樣,從一個個整齊排列的形式演化為各式各樣的組合,使單純的平面裝飾產生富有變化的美感。

例如安徽省長豐縣楊公戰國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件雙龍首玉珩,左右兩端皆作張口龍首狀,齶下須毛飄垂,口沿和腮邊都以細扭絲紋為飾,龍首之間的器表佈滿浮雕榖紋,那些榖紋雖然按照定位格紋來排列,但是因為旋轉的方向不一,在既有的規律中帶有一些隨意的變動。

而同墓出土的另外一件雙龍首玉珩,齶下須毛短而翹,口內露出數顆牙齒,龍首之間以V字形的連線乳丁紋為飾,那些乳丁原本也是按照定位格紋排列的,但是當玉工以V字形的線紋將它們連接在一起後,一組一組的V形結構打破了原本的平行關係,平整的器面就在正向、倒向的交錯排列中,產生曲曲折折的波動,豐富了單一紋樣的裝飾效果。

二、器形品類的傳承與創新

戰國玉器以佩飾器、帶鉤、玉戈等器物為主要的品類,但是隨著紋飾題材與製作方法的改變,器形風格已經與春秋時期截然不同了。例如春秋時期的玉帶鉤形體小而多變,鉤紐常常位於方形基座的內部,器形尚不統一。戰國時期的玉帶鉤鉤首多作龍首,鉤身呈長條彎拱狀,底下突出一個鉤紐,這種龍首、拱身、凸紐的造形,就成為戰國玉帶鉤的基本特徵。

戰國時期的佩飾器也依"中軸平衡、左右對稱"的原則串聯成組佩飾,常見的有系璧、玉管、玉珩、龍形佩及鏤空龍鳳紋佩等組件,其中又以龍形佩的數量最多。戰國玉龍具有流暢的蛇身,可以隨著玉料片的形狀、大小自由彎轉,因此形成以"S"為基調,卻又千變萬化的現象,贏得"玉龍百態"的美譽。

戰國時期不僅在規律性的紋飾方面做各種不同的變化,同時還興起一些具有帶狀身軀的龍紋與鳳鳥紋。這些龍鳳紋呈側面或俯視下的形象,彼此之間以共用、依附或交疊的方式組合在一起,並依照左右對稱的形式布局。因為玉工將龍鳳紋形體之外的玉料都透穿成空,所以成為群體動物紋組合的鏤空玉飾,是戰國時期特有的器物。

到了戰國晚期,開始出現平面立體化的製作方法,玉工在龍與鳳的表面上彫琢凹線紋來區隔它們的肢體,以微微突起的弧面表現頭、身、尾、足等部位,產生立體化的感覺。這些平面立體化的動物常常位於玉珩兩端,或是以附屬邊飾的形態依附在玉珩、玉管、玉璧等器物旁邊,產生出廓玉珩、出廓玉管、出廓玉璧等樣式。

例如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商王村一號墓出土一件雙龍首玉珩,左右兩端的龍首以凹弧面表現眼睛和張口齜牙的形象,龍首之間的器表上佈滿階梯式連線乳丁紋,玉珩下方附飾二個左右對稱的透雕龍紋,龍紋的身軀向上延伸,在玉珩上緣延展成勾卷狀的邊飾。這些平面立體化的動物紋,與下弦月形的珩體及規律性的紋樣並存一器,使該器兼具傳統與創新的雙重風格,是戰國晚期玉器的最大特徵。

三、精工大器的一體成形法

在戰國時期的玉器中,玉工除了以榖紋、連線乳丁紋等規律性的紋樣,和群體動物紋、平面立體化動物作為玉器的裝飾之外,有時還以細密的雕工,在玉器的表面上加琢網格紋、扭絲紋、鱗片紋、渦紋、花瓣紋等裝飾,使玉器呈現精彫細琢的美感。例如在安徽省合肥市消防器材廠工地所出土的龍鳳形玉珮殘器,雖然有三分之一已經殘佚,但是我們從器表上面分區彫琢的各種裝飾性線紋,仍然可以看到戰國玉工極為擅長的細密工法,讓造形規整的玉器更加典雅。

除了在紋飾上的精彫細琢之外,戰國玉工還將這種精工的本事用來製作大型的器物造形,例如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一件四節龍鳳紋玉珮,該器原本是一塊厚玉料,玉工將其規畫為四層,運用局部切割與鏤空技術製作出三個活環與三塊玉片,每塊玉片鏤空龍與鳳,成為群體動物紋的組合,而且各件玉片以活環相連,讓原本的厚玉料展開為四節玉飾。

相同的製作方法也可見於同墓出土的十六節龍鳳紋玉挂飾上,該器以五塊玉料分雕成多節鏤空佩,再連接成大型的串飾,成功地將塊狀玉料的體積橫向開展,轉變為較大的面積。這種以體積變面積的"一體成形法",使戰國玉工製作出形制龐大的藝術精品,是戰國時期的特殊工藝。

戰國早期延續春秋晚期的風格,直到中期以後才奠定自體性的特色。然而到了戰國晚期,純熟的技藝工法讓玉器的造形紋飾都有所轉變,各種規律性的紋樣相繼興起,並且產生平面立體化的新風格。這種變化一直延續到西漢,在漢代達到立體化的巔峰,因此下期以漢代為題,說明漢代玉器的特色。


来源:人間福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