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斯班:更多銀行瀕臨倒閉

前美國聯邦儲備局(Fed)主席葛林斯班表示,這波全球金融危機要到美國房市與股市穩定,以及民間提供的信用取代國家信用後才會結束,在這之前,還會有更多金融機構瀕臨倒閉,需要政府紓困以度過難關。

葛林斯班5日在金融時報上撰文說,當前的全球信用危機是"百年僅會出現一、兩次"的事件,其根源是人們對大型金融機構可能陷入財務危機的恐懼,而不應歸咎於自由市場制度。

他說,對金融機構財務危機的恐懼現在尚未完全平息,"未來可能有數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瀕臨違約邊緣,將仰賴政府的紓困"。

葛林斯班說,只有在美國住宅價格開始穩定後,信用危機才會結束,因為住宅資產是許多抵押貸款證券最終的擔保品。不過,美國房市泡沫2006年觸頂迄今,仍有龐大的空屋待消化,房價才會趨於穩定。

擔任聯儲局主席近20年、並在2006年卸職的葛林斯班說,銀行若要重建資本並重獲投資人的信心,將有賴"全球股票價格維持穩定的水準"。

反之,如果全球股價持續下跌,雖然全球儲蓄率提高可以提供若干助力,但對銀行業將有不利影響。

他說:"全球股市價格將決定國際金融體系能否維持些許穩定,然後逐漸化解信用緊縮,或者跌回另一波憂慮與動盪。"

葛林斯班說,加強市場規範並非解決之道,甚至可能弊多於利。他說,世界經濟陷於絕望的原因是"人性傾向於在恐懼和狂喜之間擺盪",因此沒有任何經濟模式能避免危機發生。

他表示:"有人宣稱法令規範能有效解決今日的危機,但歷史證明它從未杜絕危機。"與其相信僵化的規範能避免危機,反而應該繼續保持彈性。

葛林斯班也說:"我們可能難以適應住宅和股票價格的波動,卻可以抗拒要求壓制競爭市場的政治絕望...從幾乎舉世採用市場資本主義以來,世界經濟卓越的強勁表現可以證明增進經濟彈性的好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吳國卿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