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Georgia,小女兒,這是大女兒Charlotte。"蘇珊的聲音很高昂,活力十足,笑容裡閃著驕傲的光彩。
房屋裡的擺設:中式的茶几、中式的寫字桌、中式的電視櫃、中式的......蘇珊告訴我們,其中一些傢俱是在本地淘到的,還有一些則是從中國直接買來的。一方面,讓女兒們多接觸來自中國的東西;另一方面,自己也可以體驗不同的文化,家里特別有新鮮感。
"我們收養這對可愛的中國女兒,讓她們學習中文,瞭解中國文化,希望女兒們能夠為自己和自己來自的國度感到驕傲。"男主人達夫(Eamon Duffy)解釋說,女兒們已經會講一些中文了。"語句還不擅長,不過詞彙是知道不少了。"
溫哥華達夫(Eamon Duffy)和蘇珊(Susan)夫婦一家收養兩個中國女孩。
"做了這麼多,並不是一定要女兒們長大了回去中國,而是如果有一天她們做出了決定,想要尋找自己的根,能夠有跡可循。"達夫說起了夫婦倆有關孩子身份的第一次"挑戰"。前不久,Charlotte看到嬸嬸懷孕而對人出生的過程產生了興趣。蘇珊買來人體科學教材,跟她一起學習。她突然問:"媽媽,我是從你肚子裡出來的嗎?"蘇珊回答說,"不是。你是從媽媽心裏來的。"
達夫夫婦對保持孩子與中國文化的聯繫,是通過點點滴滴令人感動的小細節體現出來的:兩個孩子的全名都很長,Charlotte Fu Qing Duffy和Georgia Yi Ze Lian Duffy,因為夫婦倆決定留著她們在福利院時的中文名;每年春節,他們會一起做手工鞭炮,讓孩子們拿到學校去和小朋友分享;而每到中秋節,他們又會一起去公園賞月,讓女兒們把對自己親生父母和家人的思念和祝福托付月亮帶回去。
"花朵移植到不同的環境都有可能生存,但只有花根深扎於土壤,才能夠盛放。對女兒們來說,中國這個民族和文化,就是她們的根,只有保護這個根,她們才能夠茁壯成長。"達夫夫婦深有感觸地說。
隨著話題的延展,他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漸漸浮現出來。這些不禁讓我們覺得,所謂"收養中國兒童的外國人"是外界給他們的定義。事實上,他們不過是一對擁有兩個孩子的普通父母親,只是在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做自己能做的一切。他們希望孩子的今天開心,未來也同樣快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走進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