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心:為政之道

為政之道,在於立德。政體形式,是立德的外在的表現形式。

人是善惡同存的。政體的設計形式,能最大程度的抑制人的惡念,發揮人的善念為"正道",反之,為"邪道"。

中國古人講"王者之道"。王字筆畫的三橫為"天、地、人"之三才,中間一豎意為:上敬天,下尊地,中通人和。敬天地,通人和者為王,天下有德者居之。亡與王同音,亡字筆畫,上一點意為:藐視天意,下兩橫代表人和地。人為大,一豎在字右,右為陰,有走極端為惡之意。藐視天地,妄自尊大,無德之行為"亡者之道"。

道家講:無為而治;儒家有入世之說。表面相互矛盾,實質一脈相承。

道家的核心思想為:清淨無為,順其自然。講究的是在自然之中,不干擾自然,按照客觀自然規律存在。比如:蘋果之開花結果至成熟,成熟而腐爛。他尊重這種客觀自然規律不干擾。但是,蘋果樹也需要澆水、施肥、整枝、除蟲。這種行為在道家無為而治的為政之道中為"仁政"。

何為儒家入世之說?儒家也講究的是在自然之中,不干擾自然。以蘋果為例,他只是在蘋果成熟而腐爛的時候,通過一些措施,放慢蘋果腐爛的速度。儒家說到底,通過強化"以德為本",最大程度的抑制人的惡念,發揮人的善念來延長社會及人類的壽命。

論政之道在於明德。德盛則世盛,德敗則世敗,形式為末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觀心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