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中國大陸約2.5億人失業



2008年中國失業洪潮達到頂峰 估計2.5 億人失業。就業還是失業,成為目前中國高校畢業生們的最大"考題"。

"現在來看,今年就業形勢不比去年好。"北京工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黨處長對本刊表示。

"目前從反映到中國大學生就業網上的信息來看,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中國大學生就業網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天來註冊招人的企業和尋求工作機會的學生比例是1:10。

來自教育部的信息顯示,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創記錄的559萬人,比去年增加64萬人。其中10%的學生將選擇專升本、考研或出國留學,但去年尚有70萬∼80萬學生未能就業,因此2008年實際需要就業的學生人數在600萬人以上。另外,首批2萬名"三支一扶"大學生今年已服務期滿等待再就業。

"目前以高校畢業生為代表的新增勞動力正在取代下崗失業人員成為中國就業壓力的最大來源之一。"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燕繼榮說。

就業形勢空前嚴峻

面臨就業壓力的不只是高校畢業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游鈞提供了一組數據,"十一五"這5年,城鎮每年要安排就業的人數達2400萬,而在用人需求方面,按經濟增長保持8%至9%的速度,約為1200萬人,缺口1200萬人。更重要的是,農村還有1億∼1.5億勞動力有待轉移。

而今年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則強化了這個供需矛盾。

儘管國家發改委5月稱,今年一季度全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00多萬人,完成全年計畫的30%,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個百分點。但一個事實是,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同比回落了1.1個百分點。

按照世界銀行早前預計,2008年中國經濟增長約在10.8%(比2007年修正前的增速低0.6個百分點),最近又調整為9.8%。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保障研究室主任王德文對本刊記者表示,如果採用2006年就業彈性計算,經濟增長率放緩0.6個百分點對就業影響為0.042個百分點,3200萬人就業將受到影響;如果經濟增長率為9.8%,就業受影響人數可能要增長一倍。

同時,受人民幣升值、生產成本上升以及國際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一些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廣東、江蘇一帶外貿型企業甚至出現倒閉潮。

深圳加工貿易企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約8萬家港企中,有37.3%正計畫將全部或部分生產能力搬離珠三角,這將會使為外資企業配套的1.2萬家深圳加工貿易工廠類企業倒閉。

此外,今年也是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的最後一年,關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的數量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同時今年還是中央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的一年。

據原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近期估計,僅2008年城鎮失業人口可能突破5000萬人,農村突破2億人。

為使失業人數盡量減少,中共政府在2008年初預定的就業指標達到了近年最高,城鎮新增就業是1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要控制在4.5%左右,這比2007年的預定目標下降0.1個百分點。

"一頭是經濟增長不確定因素存在,另一頭是就業目標、任務更重,這本身就給做好就業工作帶來一些困難。"國家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副司長胡德巧日前直言,今年的就業任務比往年更加艱鉅。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