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打碎了星巴克的咖啡夢
就在兩年前,咖啡巨頭星巴克剛為自己設立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畫,在未來3∼5年內,美國本土和海外市場均開設約1.5萬家店舖,年營收增幅達到20%,年利潤增幅保持在20%∼25%之間。
而在兩年後的今天,星巴克突然宣布關閉美國約19%的直營門店。這家一度充滿活力的咖啡巨頭似乎一夜間陷入了困惑,是誰將星巴克從事業之巔拉了下來?
星巴克對此的解釋是美國經濟的不景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就是在美國經濟衰退期崛起的。
和今天一樣,當年低迷的經濟也影響著人們的行為,但當時星巴克依然能夠快速發展,為何?
奧妙僅在於星巴克通過創新的理念,找到了自己與眾不同的定位,也就是說,星巴克將其定位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僅只是一個產品。藉此獨特定位,星巴克開始了自己的夢想之旅。
一杯星巴克的咖啡價格大約三倍於紐約普通咖啡店的咖啡。然而這並不影響消費者的慷慨,因為星巴克是消費者在家庭和工作場所之外的「第三場所」。在這裡,咖 啡豆的醇香縈繞於室內,別緻的桌椅、賓至如歸的服務令人倍感親切。而店堂內精心佈置的電子插座以及免費的無線網路,可以方便消費者上網和使用各類隨身電子 設備。這些獨到之處令星巴克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然而,當星巴克從西雅圖派克市場裡面的一家小店變身為聞名四海的「大腕」後,做著咖啡夢的星巴克開始飄飄然起來。充足的現金流、漂亮的財報、一路走高的股價,在這些成績面前,星巴克毫不猶豫地開始了大踏步擴張。甚至開始在食品、影視等領域尋求跨行業發展。
於是,在曼哈頓一個並不寬敞的街角同時出現幾家星巴克已經不足為奇。Coldstream資本管理分析師AmesWalsh指出,不少人在批評星巴克過於密集的開店方式。
就在星巴克放言將於3到5年內開到4萬多家門店的那一年,華爾街開始向這家生意紅火的咖啡巨頭潑冷水。而幾乎在同時,包括麥當勞在內的競爭對手則開始暗暗發力。為了提振業務,麥當勞推出了高品質咖啡業務直接和星巴克形成競爭。
在接下來的兩年內,星巴克的神話開始逐漸破滅。2007年星巴克全年股價幾乎縮水一半。投資者對星巴克的業績日益不滿。就連星巴克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 也曾在公司一份內部備忘錄中指出,過去10年內星巴克店由1000家近乎瘋狂地擴張到1.3萬家,由此導致了「星巴克體驗」的平淡化和「品牌商品化」,極 大地削弱了星巴克的品牌。
至此,星巴克由獨特的「生活方式」退化為一種商品。
今年1月,星巴克的創始人及靈魂人物霍華德·舒爾茨重新掌舵星巴克,上任伊始他就提出關閉100家店面的計畫,並把星巴克復興的期望寄託在國際市場的拓展方面。
再次「主政」的霍華德·舒爾茨能否在國際市場如願以償呢?
在美國業務不景氣的同時,星巴克中國業務卻蒸蒸日上。在全線進入華東、華南、華北一級城市之後,星巴克正積極開拓二線城市和新興市場。星巴克大中華區否認一些海外分析師對其美國開店過密的指責,不過星巴克方面同時表示,在未來的國際市場拓展中,將採取更加嚴謹的評估方式。
在麥當勞、肯德基進入中國之初,中國的年輕人在工作、學習和家庭之外,可供選擇的時髦聚會場所其實並不多。然而,今非昔比,星巴克的「第三場所」在美國變味以後,還能在中國生根發芽嗎?
- 關鍵字搜索:
-
誰打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13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