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學者指五大價格問題困擾大陸經濟

中國大陸經濟學者今天指出,中國大陸正面臨糧價、油價、房價、股價、匯價五大價格問題。五者相互交織在一起,正影響著中國大陸經濟。

包括豬肉、糧食、食用油,到石油、鋼材、原材料,包括中國大陸在內,全球正經歷著一次全面的通貨膨脹。

中新社報導,中國大陸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認為,今年中國大陸的通貨膨脹不會低於百分之七,明年的通貨膨脹可能稍微有所回落,但也不容樂觀。

中國大陸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等單位今天舉辦中國大陸經濟增長與週期高峰論壇,學者們在會中分析,控制國內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防止經濟成長過快,仍是抑制國內通貨膨脹的主要途徑;導致通貨膨脹的根源,極其深刻、複雜。既有需求拉動、成本推動,也有相當強的國際因素。

學者指出,中國大陸的外貿、外資、外匯規模都已經很大。"國際因素"可以透過多種管道干擾中國大陸經濟。中國大陸的經濟已經融入全球化,在享受經濟全球化好處的同時,也要承擔全球化帶來的風險。這種雙重效應已經在中國大陸開始顯現。

中國大陸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表示,中國大陸國內原材料價格與國際原材料價格出現同步變化傾向。全球價格調整的根本力量,源於國際分工調整導致新一輪工業化。中國大陸、印度等國大規模工業化,提升工業原材料和農產品的需求,又降低工業製成品的價格。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