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錢急湧中國 若不及時調整 危機恐在3年內爆發

截至 4月止,中國外匯儲備達1.76兆美元,超過了 世界 7大工業國的總和。專家表示,目前內地承受的熱 錢流入規模已超出亞洲金融危機前整個東亞所承受的規 模,若不及時進行政策調整,中國經濟危機可能會在 3 年內爆發。

《香港文匯報》報導,截至 4月底,中國內地外匯 儲備增加到1.76兆美元,超過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包括 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的 總和1.5987兆美元,也超過了日本、韓國及臺灣、香港 地區的外儲總和。

僅 4月份,中國的外匯儲備就增加了 745億美元, 相當於每小時增加約 1億美元。這個數額是 4月份中國 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總和的 3倍多,而貿易順差和 外商直接投資是外匯儲備增長的主要來源。

今年首季,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了1539億美元,較 上年同期增長 40%,單月熱錢的流入量大概是去年的 3 倍。而 4月份的外匯儲備增速又創新高。專家表示,熱 錢流入中國有加速的趨勢。

專家指出,目前中國承受的熱錢流入規模已超出亞 洲金融危機前整個東亞所承受的規模,但中國GDP(國內 生產總值)的規模至多隻有亞洲金融危機時日韓加東盟 GDP規模的1/4,「熱錢」流入的巨大規模等問題已經開 始影響內地中短期的金融形勢,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政策 調整,那麼危機性的市場強制調整也許會在 3年內發生 。

專家預計,到今年和明年底,中國的熱錢規模很可 能突破6500億和8000億美元。而熱錢向內地流入是受多 種因素所驅動:既可以實現規避國際金融動盪風險,也 可以對人民幣套匯套利,還可以對國內股市、樓市進行 投機。

專家說,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的1996年底,注入 東亞的熱錢約為5600億美元,而到1998年底金融危機爆 發後流出東亞的熱錢約為8000億美元,這給東亞帶來非 常慘痛的損失。目前中國承受的熱錢流入規模已超出亞 洲金融危機前整個東亞所承受的規模,因此,必須意識 到資本流動逆轉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的風險。

業內人士亦認為,目前非法進入內地的熱錢保守估 計已達5000億美元,相當於基礎貨幣供給增加 3.5兆元 人民幣,其對內地經濟的衝擊不可小覷。當前,採取措 施適度控制外匯資金流入,鼓勵外匯資金流出,是新形 勢下的國家戰略要點。


本文留言

作者查淑妝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