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間更有力量

幾乎談不上什麼發起,幾位女同事只是私下傳了個話,說有渠道把物資送到災區人手中,一箱一箱的奶粉、方便麵、衛生巾等生活用品就源源不斷地被送到辦公室。

我相信這種情形發生在很多樓宇和小區,人們珍惜表達善意的機會。"5.12"之後,民間各種救助力量紛紛湧現,從出錢到出力,從物質援助到心理干預,為災區人帶去了支持和溫暖。從社會觀察的角度,可以視之為一次民間力量的彙集和展示。

前所未有地,民間力量呈現出巨大的激情,在喚起善良、慰藉悲情、凝聚人心方面居功至偉。和激情相比,它的效率卻屢屢遭到質疑,甚至受到添堵、添亂的責怨,乃至四川有關方面下達了委婉的逐客令,懇請志願者另擇良機而來。

兩個基本的事實是,一方面受災者仍然身處困境,基本的衣食住行遠遠沒有滿足,另一方面遠方大量愛心無法送出,據報導,很多人因無力感而焦慮,寢食難安,甚至成為抑鬱症患者。

因愛心而犯病,那就更是亂上添亂了。最好的出路是積極行動。

行動首先遇到的是法律的壁壘。按照官方的定義,合法的受捐者只有三個,即民政部門、中華慈善會及紅十字會。也就是說,我的同事們其實是在幹一件非法的事情,警察應該請他們去接受調查,即使沒有私吞錢物,這種私募行為本身也應該受到懲罰。

更典型的例子是牛博網的募捐。可以說,組織者和最初的參與者幾乎是明知故犯,因為他們熱烈地討論了被查處之後怎麼辦的問題。在其賬號被封之前,我也到處向人推薦,但我總是提醒說這是非法的,只是希望它能在此大災面前僥倖逃生。嚴格從法律邏輯上說,這種僥倖是不對的。但是從社會意義看,它在救災救難的同時,也是對現存慈善體制的一種挑戰。

事實上,這種挑戰是有價值的。我相信,我的同事們的愛心會順利送達,牛博網也不會因此受到處罰。他們和更多的民間組織一起,見證"第三部門"在中國的成長。

還有一種力量,也許更受政府歡迎,那就是和紅十字會等合法渠道合作,主動地為它們注入新鮮活力和責任監督。我知道很多機構都做了這方面的努力,而其中最有效用的應該是企業家和明星的參與和推動。像網易那樣,不僅捐款,還要知道錢款的用途,是一種更有責任心的作為。

民間力量本身的薄弱是與法律壁壘並行的另一個問題。激情大過理性,口號多過行動,是一個明顯的特徵。我初淺地接觸過一些國外的慈善組織,參加過他們的活動,每一次都讓我感慨不已。他們踏實、安靜、細緻、專業,從立項、調查、救助到總結匯報,每一個細節都訓練有素,一絲不苟。作為外國人,他們對一些中國社會問題的調查和研究,總是讓我身為一個中國媒體人感到汗顏。

大概是羅斯福說過,倘若民主有病,那麼治療的藥物就是更多的民主。民間力量也是如此,倘若不夠完善,那麼出路就在於讓它們做得更多。

讓民間更有力量,讓力量更加純粹,讓善行渠道通暢,讓渠道更加多元,就是我們做這本特刊的願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長平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