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專家警告:中國物價可能出現全面通脹

4月25日發布的《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08》的預判:「短期內,物價轉向全面通脹壓力加大,有導致經濟下滑過快的風險,因此調控需要把握好力度。考慮到出口下降等因素,未來經濟可能還有通縮壓力。」該報告由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中心完成。國家統計局多名專家參與了撰稿。

明年後年可能有通縮壓力

撰稿人之一的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偉警告說,當前中國從投資到工業產品,到消費品等多個領域的價格都出現明顯漲幅,短期內物價面臨從結構性通脹向全面通脹轉變的可能。

2007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為4.8%。今年一季度漲幅為8%。該報告指出,當前的物價既有成本推動因素,也有需求推動因素。有內生因素,也有外生因素。

另一撰稿人、國家統計局核算司處長施發啟則認為,今年物價上半年的上漲壓力較大,主要是上半年的物價翹尾因素使得物價漲幅在5%以上,下半年漲幅相對會低一些。

但是考慮到出口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等因素,可能會出現國內產品過剩情況,因此明年或後年可能還有通縮壓力。施發啟指出,如果美國經濟進入衰退,中國出口下降太快,將導致國內產品供大於求,使得通縮再次出現,同時經濟也會下降。

統計局官員:CPI短期難回落

此外,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25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研討會」上說,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在短期內恐難回落。

針對中央政府年初提出要將全年CPI漲幅控制在4.8%左右的目標,彭志龍表示:「4.8%的增長更多的是一種願望,根據當前出臺的一季度數據,這一目標的實現壓力非常大。」

社科院:今年增長10%以上

而中國社科院4月24日發布《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08年春季報告》,預測2008年我國GDP增長率將達到10.7%左右,增長速度與上年相比出現回落,但將繼續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長勢頭。

由於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報告預計2008年各種價格指數上升幅度仍將處於較高水平。社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漲幅分別達到4.4%和5.5%左右。隨著各項調控價格政策措施生成效果,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年內將呈現前高後低的勢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