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通脹壓力加大 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第十七屆部長級會議 "時指出,中國經濟2008年一季度運行基本平穩,物價 總水平和名義消費增長較快,固定資產投資依然保持較 快增長,出口增速回落,貿易順差呈下降趨勢,總體經 濟形勢良好。周小川同時強調說,匯率對調整貿易結構 失衡的作用有限。

周小川指出,中國經濟仍存在投資增長過快、信貸 投放過多等突出問題和深層次矛盾,通脹壓力加大,外 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中國將繼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 政策,努力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物價由 結構性上漲演變為全面的通脹。同時密切跟蹤分析新情 況新問題,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節奏、重點和力度,保 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避免出現大的起落。

針對全球經濟增長減緩助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問題 ,周小川呼籲各方旗幟鮮明地反對保護主義,努力為多 邊貿易自由化進程增添活力。他指出,通過結構改革來 循序漸進地糾正失衡是有效的,全球失衡無序調整的壓 力已有所緩解。匯率對調整失衡的作用有限,過分誇大 其作用既不現實,也會誤導調整的進程。

周小川希望基金組織密切監測全球宏觀經濟和金融 市場的變化,認真研究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繫 ,深入分析金融危機的溢出效應對其宏觀經濟和金融穩 定的影響。

在談到全球經濟形勢問題時,周小川指出,2008年 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美國次 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市場動盪。另外,石油和主要原材料 價格長期高位運行導致通脹壓力上升,部分發達國家貿 易保護主義抬頭並向其它領域擴散,世界經濟前景不容 樂觀。同時,許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面臨經濟過熱 、通脹壓力加劇的風險,同時又面臨全球經濟增長減緩 的外部壓力,因此要密切監測貿易和資本流動的變化, 加快內部改革,提高防範外部衝擊的能力,適時採取靈 活的應對措施,確保宏觀經濟的健康增長。

他呼籲,主要發達國家處於金融危機前沿,應對穩 定全球金融市場承擔主要責任,適時調整宏觀政策。從 中長期來看,要加強金融監管,增加透明度,建立對金 融創新進行有效評估的體系,加強風險評估,強化對市 場投機行為的監管。

他進一步指出,基金組織應當更新業務運作模式, 發揮比較優勢,重點加強對發行儲備貨幣以及具有系統 重要性國家的監督;加強對發達經濟體金融市場風險加 強對成員國宏觀經濟根據全球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