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從東航"罷工"看中國民航業(圖)

東航:氣候迫使航班中途折返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民航業也進入了割喉廝殺的"戰國時代"。飛行員不滿待遇,但是航空公司也有苦難言。

雖然東航表示3月31日從昆明起飛的14個航班是出於氣候因素而被迫半途折返。

但是許多報導指稱,折返的原因是東航飛行員不滿資方給與的待遇。

有報導說,負責管理民航事務的民航總局也計畫嚴懲帶頭的"肇事者"。

民航業在世界各地都是投資大、回收慢的行業,勞資糾紛也時有所聞。就中國的民航業而言,飛行員的待遇偏低也是事實,但是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票價也一直抬不起來。

難以獲利

最近國際燃料價格上漲,航空燃料漲幅更是壓得民航業界喘不過氣,獲利空間縮小,也就更別奢望調整飛行員或者是服務員的待遇。

此外,中國的民航業在國內航線飛行員和國際航線飛行員的待遇上也有明顯的不同,固然國內航線飛行員一般而言資歷較淺,但是差別幅度太大,也是造成飛行員心生不滿的主要原因。

而中國新的民用航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飛行員的需求量大增,據稱不少老字號的航空公司便要求飛行員簽署所謂的"賣身契"。

心生不滿

這規定飛行員如果合同未滿便跳槽為其他同行效力,便須賠償數百萬人民幣。主要的目的是就算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提供較高、較好的待遇,也難以挖走飛行員。

不過所引發的後遺症便是飛行員認為資方剝削他們的勞力與機會。而中國籍航空公司引進外籍和臺灣的飛行員,又使得待遇上出現了三級差別。

這次東航所謂的"罷工"很難說誰是誰非,但是從中所導引出來的問題是勞資雙方的溝通明顯出現問題,同時也反映了目前中國航空業界所面臨的困難。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