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欲研製大型飛機面臨三大難題

中國預計十年內研製成大型飛機,但專業人士坦言有三難:經費不足、關鍵技術難突破、國際適航飛行標準能否過關。

在中國被稱為大飛機的大型飛機,是指起飛總重超過一百噸的運輸類飛機,包括軍用、民用大型運輸機,也包括一百五十座以上的幹線客機。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和歐洲四國有製造大型飛機的能力,而佔領國際市場的則是美國的波音和歐洲的空中巴士。中國目前已推動研製大型飛機計畫,並希望二十年能趕上或超越波音及空中巴士。

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一位從事飛機研製近二十年的內部人士,日前向人民日報主辦的「國際金融報」透露,大型飛機研製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工程,「十年內完成研製的任務是很艱鉅的。」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從經費方面來講,中國的經費比歐美等國少很多,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研發成本低,還是有可能實現。

據瞭解,中國大陸對整個大型飛機的預期研發經費,約合歐元三十億到五十億之間,然而空中巴士的大型飛機經費,一般都超過兩百億歐元。

這位專業人士表示,關鍵技術的突破難度很大,「難還難在基礎材料、基礎工藝能力相對弱。」這些待突破的技術包括,飛機重量增加引起的技術問題、客艙的密封性等。

這位人士表示,國際上關於民用大型飛機產品的驗證標準很嚴格,中國研製出的洲際適航飛行能否過關尚待考驗,不過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曾經在國際適航標準方面「有一定的經驗」。

據統計,中國到二零二零年大約需要新增幹線客機一千六百架左右,總價值為一千五百億美元至一千八百億美元;到二零五零年,還需要更新和新增幹線客機三千多架,再加上各類支線客機和民用運輸機,總價值應在三千五百億美元至四千億美元之間。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