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月PPI上漲6.6% 通膨壓力高
中國國家統計局宣布,受原油、原煤、鋼材等價格大幅上漲影響, 2月份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上漲6.6%,漲幅創3年來新高,已連續7個月呈擴大漲勢。分析人士指出,這顯示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在今後較長時間內仍將居高不下。香港"文匯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今天將公布的2月份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預計將達8.7%,再創11年來新高。
報導指出,去年10月中國的生產者物價指數突破3%以來,漲幅不斷攀高,去年12月達5.4%,今年1月為6.1%。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 2月份中國生產者物價中,原料出廠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7.2%,最終產品出廠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4.9%;其中,食品類物價上漲11%。
1到2月累計,中國的生產者物價較去年同期上漲6.4%,原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3%。
中國國家資訊中心預測部人員李若愚表示, 2月份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漲幅再創 3年來新高,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國際原油、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影響中國國內價格;另一方面是受中國南方雪災影響,物資供應難度加大,供應減少造成物價上漲。
與過去不同的是,雖然食品仍是重要的通膨動力,但2月份能源、原料等上游產品價格攀高,是造成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較高的新動力。
此間分析認為,由上游原材料產品價格上漲引發的生產者物價指數漲勢加速,其傳導效應將加劇通膨。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生產者物價指數攀高將推高消費者物價指數,農產品價格上漲向加工食品價格傳導的趨勢將持續下去,通貨膨脹的預期也將上升,預計將改變中國消費者行為。
他指出,事實上,所有的物價都在上漲,除了燃料價格,還包括煤和鐵礦石,後者上漲趨勢甚至超過燃料價格,勞動力成本也在上升,預計今後一段時期內,中國的通膨形勢將高於預期。
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李慧勇認為,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維持漲勢,主要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關;從中國國內來看,與鋼鐵、煤炭價格走高有關。
他表示,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可能還沒有完全反映漲價情況,3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應該會比2月還要高,未來走勢則要視國際商品價格變動而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