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倡廢除簡體字 教育部: 不可能

在進入簡化字時代多年之後,近日一場關於是否要廢除簡化字的討論在網路上激烈展開。緣起是由於文學評論家王干一篇名為《五十年內,廢除簡化字如何》的博客,不過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立馬表示,廢除簡化字是不可能的。

據新京報報導,在這篇文章中,王干從5個方面論證了自己的觀點。首先,他認為簡化字存在的理論基礎已經不存在,當初推行創立簡化字是為漢字拼音化道路做鋪墊,如今已證明拼音化走不通。其次,他說當初提出使用簡化字是從實用角度來講,如今隨著電腦的普及,書寫漢字機率大大降低。

此外,王干認為簡化字給古典文化典籍也帶來了傷害,讓很多有識之士痛心疾首。而廢除簡化字有利於海峽兩岸的統一,因為臺灣、很多海外華人至今仍使用非簡化字。王干同時也強調,自己並不主張立即廢除簡化字,因為簡化字至少影響了近三代人,一下子恢復繁體字會帶來一定混亂,所以應該慢慢廢除。

對於文章內容,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還沒有看到文字內容,但是他表示,廢除簡化字是不可能的,簡化字是趨勢,國家的基本政策和法規也有明確規定。

事實上,有關簡體繁體的爭論和探討近年來一直存在,擁護簡體字者以楷書由篆書簡化而來,這便是簡體字「與時俱進」的明證,此外有人說,當今的簡體字多數是自古流傳而來。對此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呂武志說,中國文字沿自六書,簡體字歷代都有,但像中國這種簡化法卻混淆了文字的本意和美感,至於楷書等字形的演變也非天馬行空,全有脈絡可循。

而中共對漢字的簡化則被認為是一種摧殘,據作者何為日前在大紀元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最初對漢字革命的建議是在鴉片戰爭時期,清廷慘敗,民族自信崩解,知識份子起而改革腐敗的政治,另一些則改革文化文字。清末民初,更加激烈。

文章稱,共產黨承襲這股自卑仇恨的思潮,共黨總書記,文字專家瞿秋白曾明確稱:「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茅坑。」1936年毛澤東說: 「如果我們要創立一種新社會文化〈共產文化〉,我們非廢除中國方塊字不可。」瞿秋白在毛澤東的指示下,對漢字的拉丁化、簡化,做了不少工作。共黨文化旗手魯迅也稱「漢字是勞苦大眾的結核。」「倘不除去,只有自己死。」作者稱,這些充滿憤激、自卑、仇視的思潮,成了中共推行簡化的動力。

兩年前,外傳聯合國未來使用中文時將採用簡體字,令亟盼保存中華文化者深感憂心。去年底,大陸、臺灣、韓國、日本學者於北京舉行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上達成共識,決定製作統一字形的常用標準漢字,以正(繁)體字為主。經過較長一段時間涉及簡、繁體字取捨的文化之爭暫告一段落。

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共領導人胡錦濤去年在給海外華人的題詞中採用從左到右的方式,並使用正體字;溫家寶多次給香港學生的題詞中也都使用正體字,引起媒體的關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