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永遠只是人類,無法隨心所欲地創造基因。人類充其量只能從現今仍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體,取得特殊功能的基因,經遺傳工程技術充實現有生物物種遺傳特性上的不足,強化該生物的功能,育成新品種,滿足人類的慾望與需求。
植物種原是品種改良最基礎材料,種原的多型性與遺傳變異更是作物育種得以持續進展的原動力。近年來,由於農業經營朝向專業化的經濟生產模式,作物栽培多以一代雜交種子或固定之商業品種為主,致使野生或地方種蒙受忽視而日漸消失,然而這些野生種原常具有抗病蟲及耐逆境(如耐高、低溫或抗乾旱)等基因,是人類未來得以因應栽培環境變遷或特殊目標的珍貴材料。
鑒於農業永續發展的需求,世界各國紛紛成立作物種原庫,用以保存大量的植物遺傳基因,延續作物遺傳的歧異性。而保存的種原除可利用於育種改良、技術等學術研究,另方面尚可回饋復育於自然生物生態中,維繫生態的平衡,對於養活這世界上,尤其是開發中國家,持續增加的人口而言,是非常迫切的。
臺灣已在1989年於霧峰農業試驗所籌建"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其任務為全國作物種原貯藏中心,並負責研發植物種原保存鑑定的新技術,提供國內種原資訊服務,並辦理國際種原交換任務。目前已進行國際合作,致力於收集熱帶及亞熱帶種原,成為國際熱帶及亞熱帶作物種原中心。
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的資料,世界上高等植物中,已發現大約有24萬種的開花植物,其中多達5萬個熱帶品種將會受到威脅,將在本世紀末逐漸減少或滅絕。
臺灣生物資源豐富,約孕育有15萬種生物,其中原生於臺灣的可能高達25%至35%。這些原生植物物種遭受人為或天然因素衝擊而瀕臨滅絕時,可由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取出繁殖,不但使物種得以綿延,也能增加生態系中的基因歧異度,提高生態系的安定與平衡。
例如1999年921大地震後,臺灣各山區崩塌地的森林復育成為重要課題。該中心配合林務單位,把臺灣原生樹種十多種共2萬餘公斤貯存於短期庫,以配合復育進度,確保種子壽命,在臺灣山地林相復育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植物遺傳資源保育的重要性,在1930年代由農業科學界呼籲開始受到重視,但範圍僅以引種為主,缺乏整體的保育。種原保育工作一向是一個營養不足的孤兒,工作人員亦無法接到特殊訓練,保育工作需要大眾的瞭解與支持,若只談保育尚難見效,亟應將保育與環境的保護及生物歧異度的維護一起談,使工作效果更多角化並獲得更多層面的支持。
種原保育的工作包括一連串複雜且漫長的過程,今天臺灣有企業家願意加入種原保護的工作,並以熱帶及亞熱帶植物保種專區為特色,與政府部門之種原保育工作可發揮互補作用,真是一則令人振奮,且令人敬佩的大好消息,對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是何等的神聖,且其長期目標將媲美於英國皇家學院邱園(Kew Garden)和美國密蘇里植物園,更是宏偉,特為文表示敬佩與支持。
(作者是中州技術學院校長、全球生物產業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前農委會主任委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人類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