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水位創142年新低(組圖)

1月17日,中國武漢,長江水位連日來創142年新低。(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中國長江水利網漢口水文站監測上週水位約十四公尺,是有水文記錄一百四十二年以來,長江出現的罕見低水位。據報導,過低水位除影響航運外,可能再度引發鼠患。

據「長江商報」報導,處在長江邊的城市目前要為供水煩腦。監利、洪湖等地都因為長江枯水面臨著吃水難的問題。

在歷年都會發生的枯水期船舶擱淺問題,去年底顯得特別突出,長江上露出數以千計隨處可見的沙洲和「島嶼」,對航道造成嚴重影響。

報導說,由於長江枯水,水污染現象加劇,野生中華鱘等長江珍稀水生動物的命運也引起專家的關注。更有人擔心,長江枯水可能再次導致洞庭湖水位下降,洲灘長時間裸露,將為田鼠的繁殖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洞庭湖今年有發生鼠患的可能。

原本浩淼的長江,將湖北監利和湖南嶽陽遙遙隔開,以前要靠渡輪過江,現在冬泳者可輕易游過去。原本熱鬧的兩地之間的渡船停航。

「守著長江卻吃水困難,這是以前難以想像的。」監利縣自來水公司副經理吳春平說,到二月份,長江水位還會下降,到時候恐怕要將取水管伸到湖南。

據長江航道局統計,去年十月以來,長江主幹線已經發生四十餘起船舶擱淺事故。中國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去年十二月初發出緊急通知,宣布長江中游因枯水形勢嚴峻進入二級橙色預警狀態。

枯水讓長江航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長航集團運輸部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目前長航集團在整個長江段每月貨運量達四百萬噸,僅枯水期增加運力所增加油耗便達人民幣兩千萬元。

官員表示,湖北和武漢因為承東啟西的天然地理優勢,這一段長江理應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但是堵船卻是致命弱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