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成為中國社會問題

中國有為數不少二十至三十歲之間的年輕人,有謀生能力卻不工作,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靠父母養活,被稱為「老族」。「啃老族」已成為已成為中國的社會問題。

香港中通社報導,河南省政協委員最近熱烈討論「啃老一族」問題,並稱要對這群人進行免費培訓再教育。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們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就業機會,不僅衣食住行靠父母,而且開銷不少,被社會學家稱為「新失業群體」。

據有關專家統計,在中國城市中有三成的年輕人靠「啃老」過活,六成五的家庭存在「啃老」問題。「啃老族」很可能成為影響未來家庭的第一殺手。

「啃老族」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差。河南省政協委員盧一博認為,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在社會化過程中產生偏差,更注重孩子生理健康,不關心孩子獨立性,造就孩子無法從精神上「斷奶」。

此外,長期精英教育影響,大學生就業觀念存在一定程度偏差,執著於公務員、或「白領、金領」,就業期望與社會需求差距大。

盧一博認為,「啃老族」問題已成為中國全國性的社會問題。他並且在河南政協會議中提出解決方案,建議除了使「啃老一族」認清只有滿足了自己的基本生活,才能有所作為外;更要在社會教育上,對這個群體進行免費培訓,從理念、學識、技術、社會經驗上使這個群體實實在在得到利益;同時,鼓勵企業家發揮經濟槓桿作用,為經過培訓的勞動力提供出路,緩解目前的結構性就業問題。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