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澳洲開車送Pizza(圖)




手持國內駕照,惡補了澳洲複雜而細緻的交通規則,買了一輛二手車後,我上路了---開始了我的第一份打工生涯。

剛開車的那份新鮮和感動,至今仍生動地刻在記憶中。且不說會有車在我邊上減速告訴我車燈沒開,也不說車子拋錨會馬上有人停下幫忙推車,單就小道5丶6部來往車輛耐心地等待笨拙的我丶開著不靈光的車子做完Three Point Turn,就夠我這位初抵澳洲的人感慨不已了。要在國內,還不喇叭齊鳴? 還記得來澳的第一個月裡,一次我躍躍試欲,開動了朋友的車,出了門習慣性地拐到了右車道,引來大家一陣奚落,才明白了國內的開車習慣在這裡不適用。但沒想到的是,在澳洲開車其實比在中國更容易,因爲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自己也漸漸學會了在馬路上「先人後己」,過後猶如做了好事般心情舒暢。也一度被急躁或不禮貌的傢伙超車並豎中指,但往往自己多先有不對之處,也從生氣效仿到一笑置之。何必呢,生命是如此短暫,生命又是如此珍貴。

更多的是感動於這裡的道路交通也如此有「人情味」:一長排車輛等著一位顫悠悠的老太太推著助步車過綠燈;學校區域裡你的車不僅要減速到40碼內,還得聽從義務交通員指揮隨時停下,而他們就好比驕傲的大象護送自己的幼崽;殘疾人和老年人的輪椅沒有去不了的地方,到處有他們的特殊通道,Train丶 Tram和Bus有專座,停車場設有他們專用停車位。

相反,我在國內曾眼見一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卻攔不住駛來的車輛仍從孩子們的縫隙中開過,真是一番驚嚇。記憶中還有一位同事正值青春年華,卻被急速行駛的軍車碾過,血痕留下6-7米,而那條剛開通的所謂市政「五一」獻禮工程,處於市區,卻既無限速牌丶指示燈,也無斑馬線。肇事的小夥和她一樣年紀。當他成爲衆矢之的時,我卻按耐不住:肇事的應該是視生命爲草芥的政府,是只顧政績,而對工程的投運條件不加考量的官員啊!

買了車之後我找到一份Pizza Delivery的工。第一感受就是老闆待人客氣。他們一男一女卻不是夫妻,算是Partner吧,分別來自前南斯拉夫和波蘭。這種關係在澳洲上升到法律高度予以承認,起初是讓我驚詫的。因爲都從同一體制的國家來,有時還說說各自國家的弊端。記得有一回男老闆問我是不是因爲在本國遭迫害了才出來,看來共産國家的名聲的確不敢恭維。

原以爲KFC, MACDONALD是西方社會速食文化的代表,幹上這一行才知曉社區隨處可見的Pizza是這種文化不可或缺的。不算那些路過進店的上班族,每週必有忠誠的客戶一次或多次需送貨上門。

最有趣的是我從送Pizza知道了Aussie的特色稱謂:Hi mate, Hi Buddy, Hi Fellow,聽著心里特舒坦。有位老太太叫我Hi my dear, Hi my darling, 倒渾身起雞皮疙瘩。有些沒等家裡主人和我招呼,他們的狗先對我嚷嚷。而大狗突然叫喚嚇過我多回,尤其是夜深且街道靜謐的晚上。小費並非是每人都給,無非是Keep the change, 50 cents 或1-2 Dollars。 但積少成多,收入也會不錯。一次, 有位顧客酒後高興,給了我5澳元。也有位是李小龍迷,家裡掛著許多他的電影海報,知道我是中國人,拉我大談李小龍。有顧客戶問我中文的意思,原來她中國製造的手機不小心把語言設成中文卻還原不了。還有位錢不夠,讓我進屋等他湊硬幣,結果出門時我的錢袋瀋甸甸的。有客戶拉我的手敘敘叨叨不曉得說啥,我聞到她身上有股濃郁的酒味。還有一回,一位不算富裕的單親家庭門口停了輛鋥亮的跑車,她家女兒喜滋滋出來說她男友來看她丶買了很多禮物,可她看上去人還那麽小。

也就那時知道澳洲的勞工市場雇工緊缺,同時明白雇佣雙方的平等。我有時還和老闆開開玩笑。車子卡殼他找人幫著修,並自己替我去Delivery。但有一回他懷疑我趁送Pizza的工夫中途去附近車站接朋友(她來看我),我便毫不客氣地與他爭執,告訴他於情於理我都不會這樣做,他忙向我道歉不疊。最難忘的是有一晚結帳時錢袋少了50元,我不知原由,決定放棄當晚的工資,沒想老闆堅持要給20元,還說算是幫我吧,下回不定他們也有急需我幫忙的時候。也是的,他們要我幫的多是替班,當別的Delivery man沒空時。只要我閑著,必會答應,知恩圖報嘛。

送Pizza得風雨無阻,苦點累點不算啥,最頭疼的是找不著地址。有的房子本身沒號牌,連周圍幾棟房也缺,無法推算。有的房子離開街道,獨處一隅。有的房子本來是單號,突然出現在雙號一側。有的是租客,住後院或頂樓,沒門鈴還叫不應,便懷疑自己是否找的對。如果再碰上天氣惡劣,那真是雪上加霜。往往我在招數用盡時,不得不敲開別的住戶的門,知道自己唐突也只好硬著頭皮請教,好在碰到的多是禮貌的紳士或有教養的女士。他們是我的救星,特別是我剛「入行」時。從他們那裡得到的不僅僅是一處地址,而是一個多元文化國家的寬容丶善良丶耐心丶忍讓。

如此說來,這裡不正是我多年來尋覓的文明福祉之地?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難遂人意的地方其實亦不少。但我更希望有一天回到母國,人們生活平等丶相處和睦,少些勢利丶多些關懷,所見所聞能夠使我忘記兩個國家的明顯差別丶不再羨慕人家的人文成就,而擁有自己的。

本文留言

作者布然/墨爾本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