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老公做博士後 我在紐約生孩子

 2008-01-14 0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1995年,我老公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做博士後,我去陪讀。有一天我告訴他,我可能懷孕了。老公愣住了,因為他不知道有沒有能力讓這個小生命留下。


老公在康奈爾的實驗室每個月收入2000美元,這在美國是一個比較低的收入水平。來美國之前,就聽朋友們說在美國生孩子是要用金子堆出來的,花費非常高,住院一天就要1000多美元。出院時,你的車裡如果沒有"CAR-SEAT"(嬰兒座椅),醫院是不會讓你出院的......我們的這點收入夠生孩子的嗎?

老公把我懷孕的消息告訴了他的幾個在美國的師兄,大家都很高興,向我們表示祝賀。說起生孩子的費用時,一個師兄告訴我老公,紐約州有一項專門針對孕婦的福利計畫,叫做"P-CUP",針對在紐約州懷孕的所有的孕婦,不管你是美國人還是留學生,甚至非法移民,只要提出資助申請,考察屬實後,即可享受在紐約州免費生孩子的福利。

老公向紐約州政府諮詢後得知,確實有個"P-CUP"計畫,我們可以享受這個福利。履行完相關程序後,我就進入了"P-CUP"計畫裡面,我的日常保健由社區醫生負責,每個月我要到所在的縣醫院做檢查和各種培訓,由我的老公陪著。縣裡的病人大都分流到各個診所。縣醫院主要做一些大的手術和健康教育。

醫生們管我老公叫教練,就是陪伴我的這個人是我將來生孩子時的幫助教練。

其時,我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媽了,但是在這裡,我又學到了很多生孩子的知識,如怎樣深呼吸,怎樣緩解疼痛等。孕婦們在一起談體會,談感受,教練們也互相交流,有時候,還要讓教練綁著大墊子裝扮成孕婦,體驗懷孕的辛苦。老公感慨,生孩子真的比做實驗累多了。

到了生產的那一天,早晨起來就感到肚子開始疼了,我趕緊給我的社區醫生打電話,醫生問多長時間疼一次,我說10分鐘一次。醫生說,沒事兒,該幹嗎幹嗎,別離開家就行。我就開始做早餐,收拾屋子,還說著山西老家的土話跟老公調侃。到了美國後,只要回到家,我就跟老公說老家的方言。我們的樓下住著一家來自我國臺灣的鄰居。他家的孩子只要聽見我們講家鄉方言,就會很不高興地說:請講中國話。我看著窗外遠處尖尖的教堂頂端,聽著老公的方言,感到家鄉是那樣的遙遠和親切。

到了下午的時候,醫生打來電話問情況如何?我說肚子現在每5分鐘疼一次。醫生說,現在可以去醫院了。

躺在醫院的產床上,有護士做著產前的準備工作,還有一位護士專門守在我的跟前,抓著我一隻手,輕聲與我聊天,不時說幾句笑話,逗我開心、放鬆,可惜我那時英語不是很好,聽不大懂,一旁的老公倒是被逗得嘿嘿直笑。

我那時特別知足也很感激,咱不花一分錢,人家態度還這麼好。

當天晚上生下了我的兒子小龍,順產。第二天上午,我出院了,坐上老公1000美元買的三手桑塔納,裡面的"CAR-SEAT"已就位。一週後,我接到縣醫院護士打來的電話,詢問母子情況,並且預約上門指導餵奶,我告訴護士小姐我這是二胎,還是有些經驗的,護士很高興,祝賀我能夠再次享受當媽媽的幸福。

那天下午,老公拎回家一大包營養品,我以為是中國老鄉送的。老公說,這是紐約州政府送給他們未來納稅人(指小龍)的營養品。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