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人一生守護古墓 帶一家七口藏身地宮(圖)

94歲的劉復章老人一生都守護著一座陵墓:永陵。為了保護永陵,他甚至帶著妻兒在陰森潮濕的陵墓裡住了整整兩年。作為參加永陵發掘的當事人,他是成都文物界響噹噹的人物。這位執著的老人很富有,因為他發掘過價值上千萬的文物寶藏,他同時也一貧如洗,家裡連一件像樣的擺設都沒有。昨天上午11點20 分,劉老因肺心病在成都去世,從他的衣服口袋裡只找出一張報紙,報紙的邊欄有一則關於永陵的小消息,老人到死都惦記著永陵。

  一生清貧 他摯愛考古

  劉老的家位於西安北路二道橋永陵職工宿舍,不大的院子裡搭著靈堂,"慈父慈心養育兒孫,克勤克儉辛勞一生",輓聯中間,擺放著劉老的遺像,不斷有人前來上香、鞠躬。  

成都永陵

  "爸爸人緣好,來看他的人牽著趟呢。"在劉老小女兒劉才麗的帶領下,記者走進了劉老的家,這裡的清貧讓記者意外,除了床、櫃子,找不出多餘的傢俱,沒有一件像樣的擺設,連家電都破舊不堪。陽台上搭建的水泥臺蒙上厚厚一層灰,"這是我爸生前工作的地方,每天除了出去找文物,他就坐在水泥臺前給文物編號、做修補。"在水泥台上,記者看到一本發黃的手稿,"1971年3月,生產隊在院壩取土修豬圈時發現王建墓石人造像;1983年,金魚街挖下水道出土漢代井圈......"劉老用清晰的筆跡記錄下了他參與的每一次文物發掘。

   守護永陵 他誓與陵墓共存亡

  劉老與考古的緣分始於1942年,當時在四川大學做校工的他隨川大歷史系教授馮漢驥參與了永陵發掘,從此一發不可收。據劉老的二兒子劉才庚回憶,當時成立了王建墓文管所,所長和辦事人員都只有父親一個人,1949年,他們全家便住在了永陵旁邊,當年那裡全是墳堆,也是處決犯人的地方。他們全家包干了墓地的大小事情,包括為墓頂除草。文革期間,紅衛兵闖進永陵搗亂,由於擔心永陵遭受滅頂之災,劉老竟然想出了讓全家人錯愕的決定--他要一家七口人一起搬進王建墓地宮,誓死保衛永陵!

  "我當時只有十二三歲,要我住墳墓我弄死不干,後來爸爸給我們講王建墓的重要性,我也似懂非懂。只知道每天最怕的就是晚上關上墓門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鬼在飄。"劉老的女兒對記者說。陵墓裡陰森、潮濕,一家七口人都睡地鋪,所有的衣服、被子都是濕潤的,一年四季沒幹過。就這樣,整整兩年住在墓裡,劉老用他的決絕之舉捍衛了永陵的完整。

   保護文物 他挺身擋住推土機

  從發掘永陵開始,劉老一生痴迷文物考古。他一有閑暇時間,準會出現在成都某個工地,帶上他的小鐵鏟、小刷子,尋找可能被挖掘機毀滅的文物,那可都是他的寶貝。劉老70多歲高齡時,在青羊宮附近一個工地上發現了一些燒碗,這可是隋唐時期的文物,劉老立即請求工地停止挖土,可工人們不懂,不停地把他往外推,劉老乾脆就站在推土機面前,用身體擋住推土機,不允許文物被破壞。"他那麼大年紀了,何必這麼亡命,還被工人掀。"劉老的小女兒眼裡噙滿了淚水,"爸爸就是這樣,他覺得文物都像自己的兒女,被破壞了心痛得很。"

  劉老一生自己發現的文物數以千計,價值上千萬,他全部交給了國家,現在四川省博物館、成都市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草堂博物館等都珍藏有他捐贈的文物。在去世前一個月,他還要二兒子用三輪車推著他去十二橋找考古隊,他屋裡還有一批文物要捐,可因為病情加重,這一趟最終沒有成行。

   幸福美滿 與老伴走過"鑽石婚"

  在劉老去世前的10多天,劉老相伴60多年的老伴朱淑群離開了他,雖然家裡人都瞞著劉老,可醫生說,老人肯定有心靈感應,這不,才10多天,劉老也跟著去了。劉老和朱婆婆的恩愛,街坊鄰居全都知道,對於劉老摯愛的考古,朱婆婆無條件支持。當時在王建墓墓室供臺發掘出的漢磚,一匹就是幾十斤重,全是劉老和朱婆婆一起,用棒棒挑回家,碼在樓下,再統一捐給博物館。平時,劉老在工地上發現了啥寶貝,一定會跑回家告訴朱婆婆,他會一遍遍地清洗這些寶貝,缺胳膊少腿的再修補好,朱婆婆也替他高興。劉老生前最後一次囑咐兒女是在病房裡,他擠出力氣對二兒子說:"要把你媽照顧好,她的病比我重。"在朱婆婆去世那天,劉老的病情突然加重,還打了強心針,雖然暫時緩過氣,可10多天後,他還是追隨老伴去了。

  "爺爺一生有兩個摯愛,一是永陵考古,二是奶奶。爺爺知道奶奶在等著他,他走得很安詳。"劉老的長孫劉軍對記者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