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經濟評論:中國移動通訊業發展誤入歧途
最近一段時間,創新一詞成了中國人的口頭禪。在國家主席胡錦濤10月15日所作的中共十七大報告中,這個詞出現了35次之多。中國追求創新以及沿著價值鏈向上攀升的內在邏輯是顯而易見的。它在扮演世界工廠這一角色方面已幾乎做到了極限。中國的空氣和水污染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社會矛盾和公共健康問題。中國對美和對歐貿易順差劇增引發了重重貿易摩擦,而人民幣升值又勢必會降低中國作為低成本生產基地的吸引力。從理論上說,通訊市場能夠起到引領創新潮流的作用。通訊業已經是中國經濟中最具活力的領域之一。中國的行動電話用戶數雄居世界之首,超過5.2億戶;同時中國的寬頻上網用戶數即將超越美國,在全球拔得頭籌。在電信服務領域,中國企業已成功主導了國內市場。四大國有電信運營商幾乎佔據了國內行動電話和固定通訊市場的全部,儘管其業務增長主要靠的是政府照顧,而不是自我創新。
而在網際網路內容方面,像百度(Baidu)、騰訊(Tencent)和阿里巴巴(Alibaba)這樣由民營企業家創辦的公司分別主導了中國的網上搜索、網路聊天和消費者電子商務市場。雖然中國對外資企業在這些領域的限制可能為它們的成功助了一臂之力,但獲得了海外資金支持的中國企業家們在營銷、分銷以及業務模式方面勇於創新才是他們取得市場優勢地位的關鍵之所在。
從這個角度看,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在中國至少是存在的。但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在看待民營企業在網際網路內容和服務市場的成長時卻懷著一種複雜的感情,因為這對其自身在大眾傳媒領域的傳統主導地位帶來了挑戰。因此中國領導人更樂於看到科技方面的創新,他們希望中國能在新技術領域取得一批"突破性"創新成果。本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成員幾乎清一色是工程師出身,只有地質工作者出身的溫家寶總理算是個例外。
中國的技術型官僚們還將創新看作是降低中國對外國供應商和知識產權依賴程度的方法。中國的經濟民族主義情緒正在升溫。胡錦濤主席在十七大報告中闡述其"科學發展觀"理論時斷言,創新"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而溫家寶總理2007年3月5日向全國人大作報告時則多次提到了"自主"創新。在政府制定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包含有16個"重大項目",涉及從無線寬頻移動通訊到探月等諸多領域。溫家寶在報告中談到中國在第三代數字多媒體移動通訊等領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時,他所指的就是時分同步碼分多址(TD-SCDMA)這一中國自主制定的第三代移動通訊(3G)技術標準。中國將TD-SCDMA定位為歐洲供應商主打的W-CDMA和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 Inc.)開創的EV-DO這兩種3G標準的替代技術。
誤入歧途的一步
得益於中國政府成功實施的"信息化"政策,中國消費者今天得以普遍享受質優價廉的通訊服務。2007年中國電信服務市場的規模將超過950億美元,其中有 100億美元來自無線增值服務。受惠於中國龐大的網際網路和移動通訊基礎設施,數字音樂和網路遊戲等通訊領域的非主流業務也取得了快速增長,預計2007年時上述兩項業務將分別實現收入23億美元和14億美元。
但TD-SCDMA標準的支持者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幅景象。過去10年來中國的通訊設備市場中基本上都是阿爾卡特(Alcatel)、愛立信(Ericsson)、摩托羅拉(Motorola)和諾基亞(Nokia)這樣的外國廠商。當25年前這些西方企業最初進入中國時,吸引它們的並非中國國內市場,而是這裡低廉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它們當時只是打算將中國作為自己的出口基地。中國第二家移動通訊運營商中國聯通(China Unicom)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成立後,中國通訊市場也開始起飛,而那些已經在中國建立了生產設施的西方通訊設備製造商則驚喜地發現自己在正確的時候來到了正確的地方。
以愛立信為例,該公司今年11月宣布,它已在過去20年中從中國移動(China Mobile)旗下子公司廣東移動(Guangdong Mobile)手中獲得了價值超過人民幣400億元(合53.8億美元)的合同。1987年,愛立信向廣東移動建設的中國首個模擬移動通訊網路提供了設備,那是中國首個第二代(2G)全球移動通訊網(GSM)。
雖然中國消費者從本國通訊市場的大發展中獲益良多,但外國通訊設備廠商在中國土地上取得的成功卻使中國那些最不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電訊研究機構和設備製造商陷入了困境。那時中國不僅早就擁有本土電子產業,還有一批雄心勃勃的國有電信設備製造商。在1998年之前,這些企業都統歸當時的電子工業部(Ministry of Electronics Industry)管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時任信息產業部部長的吳基傳出於現實的考慮決定鼓勵中國電信運營商從國外廠商購買第二代GSM設備,因為那時中國沒有一家本土電信設備生產商在規模、資源和管理方面具備滿足政府移動通訊發展目標的能力。
面對西方廠商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 Corp.)這兩家中國企業決心向國外競爭對手發起反擊,並走出國門。而到目前為止它們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今年以來,華為65%的合同收入來自海外,中興通訊的這一比例也達到56%。這意味著兩家公司今年在海外市場的合同銷售額分別為72億美元和41億美元。中國電訊設備企業的海外擴張,特別是在東南亞、非洲和歐洲等地區的進展,是導致全行業利潤率下滑及引發歐洲和北美同行相互兼併的一個關鍵原因。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廠商憑藉廉價設備和手機在國際市場取得的成功還加快了W-CDMA等3G標準在全球的普及。
用這種方式,華為和中興通訊得以避免了像日本通訊設備廠商在上世紀90年代那樣陷入自我孤立的困局。在2G時代,日本採用了自己開發的個人數碼蜂窩標準(PDC)。這一標準雖然成功地將國外競爭對手擋在了日本市場之外,卻也使日本電訊設備製造商淪為國際市場的邊緣角色。直到3G時代日本才放棄孤立主義政策,對外開放國內IP,並推出支持W-CDMA標準的產品。
在對外擴張過程中,華為和中興通訊並沒有試圖對外輸出中國自己的技術標準,而是像韓國同行們之前對待CDMA和GSM標準那樣,推出順應國際潮流的設備和手機。相比之下,中國另外一家通訊設備廠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面對外國競爭卻選擇以尋求政府支持和呼籲保護國內市場來謀得發展。而大唐是隸屬於中國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一家企業,後者是接受中國政府撥款的一家研究機構。
TD -SCDMA最初是由西門子公司(Siemens AG)在德國推廣的一項技術,在與W-CDMA標準競爭國際主導地位而落敗後,TD-SCDMA被西門子與中國方面合作包裝成W-CDMA的替代品。後來中國將TD-SCDMA技術標準提交給聯合國電信機構──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並使其正式成為全球三種3G標準之一。
但時至今日,大唐仍未準備好TD-SCDMA標準的商用化,而其他3G標準卻在世界各地普及開來,到頭來中國成了目前唯一積極認可TD-SCDMA標準的國家。目前W-CDMA技術標準的全球用戶已突破1.4億,EV-DO標準的用戶也超過了7,000萬。這兩種技術標準正在實現巨大的規模效益,並形成了包括設備生產商和供應商在內富有活力的"行業生態系統",相比之下TD-SCDMA 標準連商用化都還無法實現。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TD-SCDMA與各國際通用標準,特別是與W-CDMA標準的差距正越拉越大。被稱為"W-CDMA加強版"的HSPA技術能使數據傳輸速率達到每秒20至40兆位元組。正因為它有如此強大的帶寬,現在瑞典人上網正越來越多地選擇W- CDMA加強版,而不是固定線路的ADSL。從手機上傳視頻文件已經成為現實。而TD-SCDMA那種傳輸率只有2.8兆的手機到現還在商用化的道路上掙扎,預計這種手機最快也要到2008年夏季才能與大眾見面。
雖然耗費巨大,但在中國的技術型官僚執意要在科技領域取得"突破"的局面下,看來中國還是要堅守TD-SCDMA標準。這與信息產業部前部長吳基傳在90年的做法大相逕庭,等於是豎起了推廣本土技術標準和IP的大旗。
TD -SCDMA的支持者們垂涎於中國市場誘人的商機。據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form Commission forecasts China Mobile)預測,中國移動(China Mobile)、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和中國網通(China Netcom)將花費34億美元在2008年建起覆蓋全國20座城市的TD-SCDMA試運行網路。然而這與W-CDMA及EV-DO網路在開發和建設方面已投入的數千億美元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根本不足以形成能讓TD-SCDMA成為實用性技術的規模經濟。
TD-SCDMA的擁護者聲稱這 34億美元不過是剛剛開始,他們盯上的是今年中國電信服務提供商將在基礎建設方面(包括固定和移動網路)投入的310億美元。但與電信服務提供商950億美元的年收入相比,它們在設備採購上的支出卻相形見絀。中國電信服務業的收入仍在增長,特別是手機業務方面。然而中國電訊設備採購支出的前景卻不容樂觀,今年的採購金額下滑了3%。激烈競爭導致設備廠商的利潤率下滑,進而在全球範圍掀起新一輪的併購潮。
特立獨行的代價
中國是引發全球電信設備行業整合的關鍵因素之一。華為和中興通訊對外國同行發出了有力挑戰,特別是在發展迅速的新興市場上。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政府推廣TD-SCDMA技術實際上是在給這兩家公司拖後腿。由於政府指派它們為TD-SCDMA技術的商用化提供幫助,這就分散了兩家公司在與國際同行競爭時寶貴的研發開支和時間。儘管華為和中興通訊提升了研發經費在收入中的比重,但由於公司規模小,因而其研發支出仍然遠遠落後於愛立信(Ericsson)、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和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Nokia-Siemens Networks)這三大巨頭。
推出TD-SCDMA的初衷──幫助國內廠商贏得更大的國內市場份額──現在似乎顯得有些多餘。2006年,華為在華銷售的國際標準設備奪得了22%的國內市場,佔據設備合約的最大份額,也將愛立信擠下了市場排名的頭把交椅。中興則上升到第四位,排在諾基亞西門子通信之後。
TD-SCDMA 也沒給中國的電信公司帶來什麼好處。中國政府通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ASAC)成為了四大電信運營商最大的股東。因而它也有責任確保這些公司進行明智的投資。除了為中國客戶和股東服務之外,這四大電信運營商的管理團隊還要向兩家上級機關報告:SASAC和中組部。
讓SASAC 滿意意味著要選擇成熟的國際標準設備,但現階段要得到共產黨以及在許多經濟領域推行地方標準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ational Development Reform Commission)的讚許則意味著應選擇TD-SCDMA。由於中共指定中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China Mobile)採用TD-SCDMA,而不是實現從GSM到W-CDMA的自然升級,該公司的失望溢於言表。但由於TD-SCDMA還不能大範圍推廣,中國政府決定禁止採用其他3G標準,從而延誤了迫在眉睫的行業重組。
但能否讓中國消費者滿意則是TD-SCDMA尚未直面但卻最為嚴峻的考驗。中國消費者選擇手機的標準是時尚而不是科技。成功的移動技術必須能有很多種手機可供選擇,包括中國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諾基亞等國際廠商還沒開始生產這類手機,因此待選的機型不過有限的幾十款,而已有的W-CDMA機型則有幾百種。
為了保護TD-SCDMA在中國的商機,中國政府簡直無所不用其極,要求手機廠商砍掉在華銷售手機的功能就是其一。比如諾基亞就被要求去掉其廣受歡迎的N系列手機的3G功能。這樣一來,中國在吸引國際廠商在華生產和設計手機上取得的成功就變得岌岌可危:現在全世界的手機中超過40%都是在中國生產的。
除了機型的選擇,中國消費者還希望實現全方位的覆蓋。中國移動採用的GSM技術已經覆蓋了中國98%的人口。為了確保覆蓋率,TD-SCDMA需要提供同時支持GSM的"雙模"話機。去國外旅行的中國消費者需要用GSM(在日本或韓國等地需要用W-CDMA)。在日本推行本國PDC標準的十年中,日本人以及赴日遊客都覺得極為麻煩,機場不得不推出了臨時租用電話的服務,而且人們還要忍受與家人、朋友或同事中斷聯繫的不便。
雙模手機的成本無疑會高過單一模式的手機。如果政府要有效地在TD-SCDMA手機中捆綁GSM功能,就必須付出極高的補貼。
最後,TD-SCDMA陣營還在努力鋪設網路。雖然TD-SCDMA的工程師強調其"突破性的多極波束形成"技術,但目前這一創新帶來的最終結果是需要大得多的天線和更多的基站。TD-SCDMA所需天線的大小據說是現有的GSM天線的三倍,重達兩噸。《財經》雜誌最近的一篇報導指出,大唐電信在廣州和上海建設TD-SCDMA基站的計畫出現了嚴重拖延,產能不足以及在獲得發射站和光纖配線方面的困難致使其原定於2007年10月開通基站的計畫擱淺。
如果中國要在TD-SCDMA技術上與國際廠商激戰一番,並將其他3G形式的推出耽擱到2009年甚至2010年的話,那麼消費者、廠商和電信公司將會付出巨大代價。僅從所需的數十億美元手機補貼來看,採用TD-SCDMA技術就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但中國面臨的最大代價可能是貿易摩擦的加劇。雖然中國政府號稱TD-SCDMA是本土技術,但TD-SCDMA的IP分配在海外還有爭議,像高通公司這樣的西方公司如果覺得自己被排除在市場之外,那麼則可能會提出專利費方面的要求。
但隨著"獨立創新"的四字箴言成為中國國內研究院向政府要求資金和獎勵的戰鬥口號,許多機構都想用若干地方標準將TD-SCDMA取而代之,比如移動電視、視聽編碼、數碼之家和無線加密等方面的技術。
包括李克強在內的一些非工科出身的領導人進入中央政治局,表明隨著對市場經濟重視程度的加深,專家政治的色彩可能會有所沖淡。中國政府要做的不是去炮製"按需創新",而應該著重滿足那些使創新得以大量湧現的必要條件,包括堅持發展教育和進行資本市場改革等。如果國家政策、以及政治家們都去充當向特定科技領域劃撥投資的背後推手,那麼這樣不但會抑制創新,還會阻止中國向前發展。
(編者按:本文作者Duncan Clark是投資顧問公司BDA(www.bdaconnect.com)的董事長,該公司重點關注亞洲的電信、媒體及科技領域,在北京和新德里均設有辦事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