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正力圖成為中國的谷歌
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成為全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網際網路大國。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人數達到1億7千多萬,而且這一數字依然在迅猛增長。網際網路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本星期,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宣布了他們對中國網際網路研究的一些新發現。
1987年9月,從中國發出的電子郵件從北京傳送到了德國,宣告中國進入網際網路時代。20年來,網際網路在中國迅猛發展,用戶人數呈現爆炸性增長,現在正在迅速逼近2億人。
從這種迅猛發展中,商界看到了無限的商機。中國黨政方面看到了進行官方宣傳的大好機會。中國國內外的許多自由主義者則一度以為,代表開放社會和信息自由流通的網際網路在中國普及將給堅持獨裁專制、堅持限制信息自由流通的中共政權帶來致命打擊。
*批評人士:網際網路亦成為政府工具*
20 年來的發展,顯示當年社會各方對網際網路的預測都有不少似是而非的成份。僅就網際網路推進中國走向民主自由的作用而言,現今的人們已經不像10年前、20年前那樣樂觀。批評者說,中國官方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在控制網際網路方面不遺餘力,使網際網路這種新型的大眾傳播媒介在中國也變得幾乎跟廣播和出版一樣,成為執政黨和政府的工具。
但是,也有觀察人士指出,有網際網路和沒有網際網路畢竟不一樣。先前中共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廣播和出版,從而可以保證中共所不喜歡的話題幾乎沒有機會得見天日,但有了網際網路,中國的公眾總是能或多或少地得到當局不希望他們得到的信息;而知情的公眾已經對中國當局構成了當局常常無法忽視的壓力。比如,中國政府先前不得不廢除臭名昭著的收容審查制度以及不久前查處山西黑磚窯強迫未成年人做奴工,就是在這種公眾壓力下的結果。
另外一方面,網際網路在中國的發展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也成為一個學術界研究的熱門題目。本星期,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國民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舉行研討會,來自中國的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良報告了他領導進行的中國7個城市的網際網路使用及其社會影響的調查發現。
*中國學者研究論點受到質疑*
郭良通過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得出的發現包括: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沒有因為網際網路使用增多而減少了與他人面對面的交往;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多是用網際網路娛樂,而不是用來獲取新聞。但是,中國社科院學者郭良還得出的一個驚人的發現,這就是:中國有將近85%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當對網際網路進行管理和控制。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各種報導顯示,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對政府的控制普遍感到反感。網民非常關心的新聞話題,如環境污染、流行病傳播、強迫拆遷、官員貪污腐敗等問題,中國政府都要橫加干涉、肆意封鎖。
中國社科院學者郭良對為什麼大多數網民贊同政府對網際網路進行管理和控制的問題解釋說:"中國的網際網路用戶一般是男性、高收入、高學歷。假如他們當中有人對政府不滿,有人因為現行的政治制度受苦,他們的情況一般也不是最壞的。另外,這些人使用網際網路多是用於娛樂,而不是獲取新聞或政治信息。"
不過,迄今為止世界各國學者有關大眾傳播媒介的研究毫無例外地顯示,高收入、高學歷群體總是屬於最關心新聞、最關心政治的人群。另外,沒有任何研究結果顯示中國人口當中的高收入、高學歷群體與眾不同,不關心涉及自己以及家庭切身利益和安危的信息以及環境污染、流行病傳播之類的信息。
*美學者研究受到挑戰*
在布魯金斯學會本星期舉行的有關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對社會發展影響的研討會上,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研究教授倫道夫.克魯佛也報告了他的一個與眾不同的研究發現,這就是中國當局控制網際網路信息的主要著力點在於網上色情之類的不良信息,而不是政府認為是敏感的政治信息。
有記者當場對克魯佛教授的這種發現提出質疑。那位記者指出,就在他前往布魯金斯學會之前,他進行了一個簡單的科學試驗,用中國用戶最常用的網際網路搜索引擎百度搜索中國政府取締的、中國政府在政治上十分敏感的"法輪功"這個關鍵詞,結果是得不到任何搜索結果。但是,用隨便一個表示色情的關鍵詞進行搜索,則可以得到成百萬的包含色情關鍵詞的網頁。
克魯佛教授表示,他在中國也注意到了同樣的有趣現象。他為此提出的解釋是:"法輪功大概是維持著半打到一打的網站,而就像你指出的那樣,有關性的網站成百萬上千萬。封鎖這樣不斷出現、層出不窮的網站,要比封鎖法輪功這樣的固定網站容易得多。"
但是,有觀察人士指出,控制網際網路的中國當局對"法輪功"這這樣的政治敏感詞進行的是全面封鎖。任何包含"法輪功"這個關鍵詞的網頁,無論是贊同法輪功、談論法輪功、還是批判法論功的網頁,都在全面封鎖之列。但是,許多明顯的色情關鍵詞則不屬於中國當局的全面封鎖範圍,從而顯示中國當局制網際網路信息的主要著力點在於控制敏感的政治信息,而不是所謂的網上色情之類的不良信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