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在唐朝 身份懸殊待遇分等級

唐朝是中國最為鼎盛的時期之一,處處都透露它的殷實和富有。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皆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真有點富得流油的架勢。

唐太宗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他認為,外國的風俗人情與中國不同,「不必猜忌」,如與他們搞好關係,則「四夷可使如一家」。因為唐朝的強大,不僅統治者以以博大的胸懷看待外國,唐朝的百姓也充滿著民族自信心,不像清朝那般鎖著國門不讓外國人進入,唐朝的長安等城市裡住著大量的外國人。他們享受著李唐王朝開放與平等民族政策帶來的自由生活,可以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婚姻習慣和葬式葬儀等,外國人在唐朝絲毫不受歧視。

「終唐之世近三百年間,在長安留住的外國人似乎始終相當多。留寓長安的外國人因追求不同的目的而異其居處。」「寓居長安的外國人不少有自己的房舍,子孫世居,幾可看作當地人。」(武伯倫《古城集》)據向達先生統計:貞觀初(631年),突厥「降人入長安者乃近萬家。……其數誠可驚人。」787年唐朝政府檢括長安胡客田宅,共有四千家在長安置有田產,「由此推測,在長安的胡人應在五萬人以上,甚至可能超過十萬。」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大詩人王維對唐朝這一宏闊氣象,曾有詩句言:「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如此多的外國人在唐朝,這些外國人具體又是哪些國家的呢?他們是通過什麼途徑進入唐朝的?

唐代載籍中對漢族以外的人們多籠統稱作「胡」,如胡人、胡雛、胡兒、胡兵、胡賈、胡僧、胡客等,主要是些來自北方的突厥人和西方的回鶻人、吐火羅人、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和天竺人。另外,亞洲的每個國家幾乎都有人曾經進入過唐朝這片神奇的土地。但在前來唐朝的外國人中,最主要的還是使臣、僧侶和商人這三類人。他們來中國的目的不一而足,有出於獵奇的,有心懷野心的,有為了經商謀利的,他們分別代表了當時亞洲各國在政治、宗教、商業方面對唐朝的濃厚興趣。這些外國人具體又是通過什麼途徑進入唐朝的呢?

唐朝的外來人中,大多是通過官方途徑進入唐朝的。這主要包括使臣、質子、貢人等。他們有的是王室成員甚至是國王本人,有些是身居高位的外交使臣,還有的是打著使節旗號的商人,更多的是作為物品貢獻給唐朝的各色伎藝人或奴婢等等。

使臣和質子大家都理解,所謂「貢人」,則是將人作為「方物」,即地方土產的一種獻給唐朝廷,供皇室或貴族官僚玩賞。他們一般有所特長,比如精通歌舞等。

使臣、質子和貢人的身份懸殊,在唐朝享受的待遇也各不相同。比如唐朝將有貢使關係的國家分為五個等級,不同等級國家的使節有不同的待遇。使節初至,先由典客署「辨其等位」,確定不同的接待禮節。對使節的食物供應有不同的名目,「常食料」之外,還有「設食料」和「設會料」,都按使節所在國不同等第配給。陸路使節有「度磧程糧」,海路使節有「入海程糧」,程糧的供應主要依據路途遠近,根據旅途所需時間的長短來供給,武周證聖元年(695年)頒發的詔書稱:「蕃國使入朝,其糧料各分等第給,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國使,宜給六個月糧,尸利佛誓、真臘、訶陵等國使,給五個月糧,林邑國使給三個月糧。」而且,據唐代政書記載,從唐初到玄宗開元年間,曾向唐朝朝貢,即與唐朝有過外交使節來往的「四蕃之國」近四百,其中「自相誅絕及有罪見滅者」三百餘國,開元年間尚存者還有七十國。

再比如,貢人大都作為「方物」,與馬、狗、鸚鵡、生犀以及異香名寶等作為特產進獻的,社會地位一般較為低下。

唐朝廷富有而強大,甚至臨時買外國人當兵。後來邊疆上逐漸都換成了外國兵。安祿山、史思明,名字雖取的都是中國式的,且是中國邊疆大吏,被賦予國防重任,其實他們都是外國人。打平安史之亂的李光弼,也是外國人。由此可知,唐朝的對外民族政策,確實是十分的開放。

但唐朝對外國人是否沒有任何限制呢?是否每個唐皇帝對待外國人的態度和政策都是一樣的呢?當然不是的。例如代宗大歷四年(779)時,「回紇(即回鶻)留京師者常千人,商胡偽服而雜居者又倍之」。針對這種情況,唐朝政府頒布詔令,規定「回紇諸胡在京師者,各服其服,不得效華人」。

但不管怎麼說,唐代的對外政策確實都是中國古代最平等、最和諧、最融洽的,也是成就最輝煌的。唐代的開放,迎來了四方賓朋,繁榮了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國傳統的文化和經濟,為後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